第399章,丞相候选人与激烈竞争(1 / 2)

作品:《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大汉历十年,六月三日。

“流水了!”随着哗哗的流水,注入到一条宽阔的沟渠之中,无数工匠民夫欢呼雀跃。

叶腾更是激动不已,修建了两年的水渠终于在今日完工了。时间更是比他想象的还要完美,不早不晚,有这条水渠作为踏板,他就可以向着丞相的宝座发起冲锋了。

叶腾花了两年时间修的水渠就是历史上的白渠,当然现在叫叶渠。

春秋战国以来,各国为了提升实力都极其重视农业的发展,水利设施更是这个时代发展最快的时候。各国都有治水的人才,像秦国就出了一个李冰,韩国出了一个郑国,而叶腾其先祖叶公也是治水专家,在云梦泽治理出5万顷良田,叶家也是治水的世家,叶腾本人也是治水能手。

当大汉历走到第十年的时候,大汉的第一任丞相周章退休的事情,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汉最大的热点,并且快速从大汉朝堂波及到整個大汉的民间。

尤其是在长安城当中,喜欢八卦的居民信誓旦旦地排列着哪些高官有资格称之为发起冲锋。并且猜测的谁会是大汉的第二位丞相。

而在大汉的诸侯当中,他们也关注着大汉新的丞相,大汉现行的政策是丞相总揽朝政,可以决断大汉朝廷大部分事务,丞相对他们这些诸侯影响也非常大,周章为丞相之时,对他们开拓诸侯国是极其支持的,可以说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毕竟周章也是他们的老兄弟之一,双方的交情可以说是历经战火的,这些大汉的诸侯也信任周章。

但新的丞相上台,他会不会像周章一样支持他们的扩张?

这是大汉所有的诸侯怀疑的事情。

对大汉的诸侯而言,新的丞相也是他们老兄弟之一,这是最符合他们的利益的,所以大汉四方诸侯也极其关注这次丞相的选拔,并且想办法推吴广,陈锤这些有有资格对丞相之外发起冲锋的人当丞相。

而这其中内史令叶腾就在所有有瞩目的丞相人选之一,并且还是排名前五人选。

没办法,他的政绩太过于辉煌了。从投靠天子起步就为会稽郡太守,在任上治盐田,建海船,兴渔业,兴修水利,发展农业,让会稽郡三年成都,成为天下闻名的富裕之郡。

而是成为内史令的三年时间,整个关中也在快速发展,修水渠,建轨道,新建手工作坊区,内史的税赋在他手中更是翻一番,让关中保住了天府之国的地位,乃是天下有名的治世能臣。

甚至在普通百姓当中叶腾就是第二任大汉丞相最好的人选。

但叶藤自己却有自知之明,虽然他政绩突出,说是堪比管仲乐毅也不为过,但在大汉这个盛世当中,能臣太多了,堪比管仲乐毅能成也不少。

像大司农商农,他在陈郡太守之时,把陈郡治理的比会稽郡还要富饶,即便是现在,陈郡依旧是大汉最富裕的郡,每年提供的税收,占朝廷一成多的税赋额度,虽然陈郡发展的如此快,主要的功劳是天子,但他在会稽郡又何尝不是这样。

商农因为治理陈郡有功,在大汉一统天下之后,商农就升迁为九卿之一的大司农,掌管整个天下农田水利事务。

商农在大司农任上,大汉多了修几千里的水渠,水浇地多了近亿亩,开垦的荒地也有上亿亩,天下粮食的均产由一石上涨到两石,可以说大汉可以自信宣告战胜饥饿,商农作为大司农功不可没。

商农的政绩已经如此出色,还有整个农家作为他的后台,天子也极其喜爱这个经常下地种地的大司农,多次表彰商农踏实肯干的品格,号召大汉的汉吏学习商农,这点是叶腾完全不能比的。

而除了商农之外,新任的通政司长萧何,曹参也丞相名单当中,两人的政绩也是极其显著,萧何原本是丞相府长史,辅助丞相完成了北伐大战,出任陈郡太守之时,陈郡的发展也没有减缓,这点虽然看上去不起眼,但陈郡本就是天下最富裕的郡了,却还能保持高速发展就太难得了。

而后萧何还和曹参两人共同完成了大运河,沟通了整个长江,江淮,中原三大区域,让整个大汉富裕之地连成了一个整体,加快了中原的发展。

为此两人还上了大汉月报,受到天下人赞扬,他们二人也成为了大汉盛世的表率,获得了极高的威望。

而曹参不但政绩了得,还能文能武也是一员猛将,当年的北伐大战,曹参就是第一批冲过黄河的将领当中,军中更是有不少支持者,甚至各地诸侯也非常支持曹参为大汉的新丞相,可以说军方优势是曹参身为丞相候选人当中最大的优势。

而两人还有一个叶腾比不了的优势,就是他们都是丞相心腹,丞相支持他们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当初的大运河,就是丞相为两人获取政绩的工程,而以天子对丞相的信任,要推进二人为继任者有大概率是会成功的。

而除了萧何曹参两人,税监令周勃也是极其强大的竞争者,周勃原本是大汉的名将,多年来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天子一统天下,周勃因功分封为开国伯爵。

而后周勃转武为文,成为三川郡守,在三川郡任上,他锐意进取,改革税赋,让三川郡税赋暴涨五成,因此功劳升任税监令,成为大汉九卿等级部门当中,唯一一个有武装力量的部门,深受天子重视。

去年更是顶住压力,再次税改,为朝廷增加了十几万金的税赋,只此一个功劳就胜过无数汉吏的立下的功劳。

要知道这相当于暴秦税赋的一半,周勃他一个人就做到了,而且周勃还有假相陈平的支持,可以说周勃在军中有人脉关系,在朝廷有假相支持,甚至天子都极其欣赏周勃,周勃各方都有关系,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竞争对手。

除了这些人之外廷尉吴广,少府令陈锤,太仆陈岗的呼声不低,他们本就是大汉的元老,在大汉的功臣当中支持他们的人数也不少。虽然功劳差一点,能力差一点,但有天子的支持,他们未必不能登上丞相宝座。

所以叶腾的竞争压力极大,他的这些竞争对手或是政绩突出,或是后台关系硬,或者就是天子的患难之交,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丞相。

而叶腾唯一拿的出手的只有政绩了。他在两年多前已经察觉到这一点,并且开始为竞争丞相做准备。他政绩突出,那么只能继续加强这个长板,他没有后台,但他却想要让整个关中百姓成为自己的后台。

天子和历代帝王不同,他是极其重视民意,一年当中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巡视地方,考察地方上的民情,要是整个关中的百姓都支持自己成为丞相,他的胜算将会极大的提升。

于是叶腾在大汉历八年的时候,整个朝廷的注意力都被税改吸引的时候,叶腾却已经在关中默默的开启了叶渠的建设工程,这项工程虽然耗资庞大,但依靠现在的内史地方财政却也可以支撑。

按照叶腾的规划,叶渠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入渭河,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顷,该渠将会是郑国渠之外的最大的水渠。关中又会多出几十万亩水浇地,增产粮食达到上百万石以上。惠及水渠两岸几万农户。

而叶渠和郑国渠还有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除了满足农业的灌溉之外,还可以联通栎阳,高陵,长安等地水运,减低三地的交通成本,促进三地产业的发展,关中有几万农户和十几万工匠,作坊主收益

而这几万农户和十几万的工匠作坊主就是他在关中最大的支持者,这些人要是在大汉其他地方,对叶腾的支持可能极其有限,但在关中,在长安城,几万农户和十几万工匠产生的影响力却不一样。

他可以通过这些声音影响到天子对自己的看法,影响到大汉其他三公九卿对自己的看法,关中就是他的大本营,关中的百姓就是他最大的支持者。即便是天子和丞相也要顾及这些人的声音。

看着水流铺满水渠,并且开始灌溉远方的土地,叶腾暗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某能做的都已经做到极限了,现在就看上苍给不给这个丞相之位了。”

大汉历十年,六月四日。

长安城的百姓就知道了,关中除了郑国渠之外又多了一条叶渠,这条水渠距离关中更近,可以灌溉几十万亩土地不说,千料的运输船可以通过叶渠去往栎阳,高陵等地,极大节省运输成本。

这消息顿时就轰动了整个长安城了。茶馆内到处都是讨论叶渠的百姓。

“这怎么不声不响就多了一条水渠了?据说还不差郑国渠多少。当年的郑国渠花了多少人手,整个关中花费了十万民夫修了整整10年,当年我父亲都上郑国渠的工地上修水渠,人都差点死在工地上。”

“这怎么能一样,暴秦有我大汉富裕?现在的修水渠的民夫,哪个没有俸禄,工地上的民夫不但能吃饱隔个两三天还能吃顿肉,吃肉的力气和吃粟米的力气能一样。

现在的民夫一个顶以前的三个,而且我大汉铁器丰富,那个民夫手中没有铁锹,据说还用了火药开山裂石,各方面暴秦都不能比,这叶渠自然就修的快了。”

另一个茶客笑道:“要说这叶腾不愧是上过大汉月报的能臣,修水渠这样大的事情,不声不响,也没有造成多大骚动就完成了,当年的管仲乐毅只怕也比不过他吧。”

上了年纪的茶客都点点头。当年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这样的大工程,稍有不慎就会死在工地上,而现在叶腾他们就在长安边上修水渠,居然不声不响就完成了,要不是现在修完了,他们都不知道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