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三十三章 莫不是有大病?(1 / 2)

作品:《大明话事人

一直过了正月十五,磨磨蹭蹭的林大官人才不得不开始考虑北上。

然后就是更加磨磨蹭蹭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是钱财问题,这次要多带些银子。

绝对不允许再出现需要用钱时却手头紧,不得不找人借钱的窘境。

然后要考虑的就是人员问题,白秘书肯定要带上,林大官人不想让大量的书信和各种帖子浪费自己的精力。

另一个要带上的人就去年新招的门客之一、“白须儿首辅”顾秉谦,经过半年的磨合和考验,顾秉谦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林大官人的认可。

以后在京师林府,可以将大量的无效社交活动扔给顾秉谦。

或者当林大官人出门作案的时候,家里也能有一个出来撑住场面的人物。

但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并不是钱财、秘书、门客,而是家丁,这才是林府的核心竞争力。

上次赴京,只带了五十个家丁,后期越来越感到不敷使用,所以林泰来这次肯定要增加人数。

上次带的五十个家丁,都堪称久经考验了,从见识到战斗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五十人里有二十多人这次仍然跟随林坐馆北上,但都升为了小队长或者大队长。

十人为一小队,五小队为一大队,一共四個大队就是二百人。

再加上左右护法张家兄弟直属的二十人,这次林泰来北上共计率领家丁二百二十人。

担心队伍太过于招摇,林泰来决定只让左右护法和第一大队直接跟随自己上路。

而其他三个大队分头赶路上京,也算是锻炼一下各大队的能力。

一切筹备完毕后,在家人们的依依不舍中,林大官人又一次离开了苏州城。

下次回来,可能就是疏通吴淞江工程完工的时候了,如果能成功请假的话。

行至扬州,又磨蹭了十来天,才继续沿着运河北上。

这段水路已经比较熟悉,林泰来也没什么沿途游玩的兴致了。

一路无话,三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林泰来望见了京师外城东便门。

自然而然的,他的身份角色也从豪强恶霸变成了翰苑天仙。

东郊接官亭,有十几个在京的万历十七年己丑科同年友人今天相约到此,迎接领军人物林泰来结束休假回京。

本来同年里能称得上林泰来友人的,并没有这么多。

但是去年林泰来荣登文坛第一副盟主之后,他的同年里友人数目就莫名多了一倍。

林泰来翻身下马,与董其昌、周应秋、陈允坚、沈珫、王禹声等十多个同年一一见过,然后又来回扫视了几圈。

董其昌好奇的问道:“你到底在找谁?”

林泰来答道:“我并不是找谁,我只是想记住有谁没来。”

众人:“.”

是不是应该庆幸一下,幸亏今天来了?

一路风尘仆仆,所以林泰来今天从崇文门进城后,就没有安排活动,直接回京师林府休息。

林泰来的外形辨识度太高,根本无法做到“偷偷进城”,回京师的当天就被各种有心人知道了。

大家都很想知道,林泰来明天会干点什么?

对林泰来这种热衷于在政治上积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怎么亮相往往就是一种政治态度上的表达。

及到次日,天色刚亮,位于京师西城的都察院大门外面,突然出现了五六十名不速之客。

个个都是健壮的汉子,人人手持大棒或者木棍,让都察院大门外的气氛瞬间就紧张了起来。

但守卫都察院大门的官军就站着看,没有轻举妄动,因为他们认出了这群大汉的领头人。

随即这些大汉就在都察院大门外面,以五人为一个战斗小组,舞棍弄棒的操练起来。

陆陆续续的有言官御史到都察院上班,但都能隔在了外面,靠近不了大门。

于是又有二三十名御史站在不远处,默默的看着这些大汉手持器械做早操,场面一度非常和谐。

终于还是有人站了出来,左佥都御史赵焕大喝道:“林九元!你在这里抽什么风?”

大早晨带着几十条大汉来都察院门口晨练,莫不是脑子有大病?

作为一名山东人兼户部王司徒的同乡朋友,赵佥宪面对林泰来时,口头上还是很勇敢的。

正指挥家丁练习打群架的林泰来听到声音,转头答道:

“虽然近些年封贡和议,边警比数十年前少了很多,但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武备不能废弛啊!

我林泰来身为大明第一武状元,应当以身作则时刻准备着!一旦国家有需要,便能立即上阵杀敌!”

赵焕又质问道:“你就不能换个地方?”

林泰来耐心解释说:“从我们朝臣居住区往东边去,就是皇城宫城了,我总不能震动宫掖吧?

所以只能往西边找地方了,看来看去,只有都察院大门外的空地比较大。

大门外面就是公用街道,行人可以通行,亦没有规定说不许晨练吧?

以后我们会经常过来晨练的,如有打扰,请多包涵。”

众御史:“.”

你林泰来实在太过分了啊,变本加厉的过分了啊。

林泰来解释完了后,忽然又记起了什么,对着御史们大声问道:“哪两位是云南道御史万策、江西道御史林可成?可否赐见一面?”

虽然这两人此时并不想主动暴露身份,但架不住其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所以林泰来很快就找到了目标人物,走近了几步说:

“听说去年我不在京师的时候,你们二人极为厉害,将我那同乡老前辈礼部侍郎徐显卿弹劾到罢官啊。”

二人答道:“徐显卿罪有应得,咎由自取,非因被弹劾也!”

林泰来鼓掌道:“说的好!两位侍御不畏权贵的风骨,非常值得我学习!”

字面意义上很好的话,从林泰来嘴里说出来,似乎自带惊悚特效。

学习不畏权贵?怎么学习?拿谁学习?

在都察院大门外晨练完毕后,林泰来回了家,洗漱过后再次出门,向皇城东南的官衙区域而去。

翰林院公堂中,礼部右侍郎兼詹事府詹事兼掌翰林院事陈于陛正翻阅着《累朝训录》的样稿。

自从前年皇帝下诏修《累朝训录》以来,只要没死皇帝,这就是翰林院最重要的修书工作。

按照工作计划,差不多有两千卷左右的《累朝训录》将在今年下半年修完。

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现在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陈掌院必须对项目进度进行检查以及根据情况做出调整。

但是检查着检查着就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新人林泰来居然完成了抄录五十卷的工作!

虽然抄录五十卷并不是一个出众的成绩,正常情况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参与修书的翰林谁没有抄录几十卷的工作业绩?

可是去年的大部分时间,林泰来人根本就不在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