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2 / 4)

作品:《盛唐挽歌

除此以外,还铸造了面额为“一文”的铁钱。在有交子流通的情况下,刘晏一点都不担心权贵们铸造铁钱,也没有傻子会这么做。

此举其实是一种妥协,对交子流通产生障碍,导致经济混乱而不得已的妥协,不得已而为之,属于以毒攻毒之策。

这也是刘晏为了放弃长安交子,而提前做的部署。

说白了,就是先隔离区域,再多渠道并行,最后采用“外科手术”摘除毒瘤。

长安交子的废除,已经箭在弦上!

嗅到风声的河南商贾们,利用各种渠道将手里的长安交子换成洛阳交子,甚至是实物,能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最后基本上都烂在手里了,任由着它们贬值。

大量小商贾因此破产,损失惨重。大唐在探索纸币运行的过程当中,付出了惨痛代价。

由此引起了包括洛阳在内的河南诸州市场紊乱,商业运营受到了极大干扰。

在汴州这个运河与黄河交汇,商贸异常繁荣的地方,货币紊乱造成的动荡尤其猛烈!方有德亲眼所见这一切,并领着宣武军维持秩序,杀了不少走投无路的暴徒。

他看到集市萧条,百业停摆,更是感觉乱世已然不远。

“节帅,某自河北而来,您当年也是在河北。

如今宣武军在汴州,四战之地。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手无雄兵,处境相当不妙啊。”

李嘉庆不动声色的劝说道,他就不相信精通军略的方有德看不出来,对于他们这样的“内行”来说,很多事情都是摆在明处的。

河北若是发难,宣武军首当其冲!

“李都头以为河北如何?”

方有德意味深长的询问道。

李嘉庆当年虽然在河北,但他是河北的外来户,是渤海国那边过来的,不存在立场问题,也没有历史包袱。看问题还可以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评价。

“节帅,末将是您的旧部,有话也就敞开说了。”

李嘉庆环顾左右,发现实际上喧闹非常,压根就没人注意他们。

于是他故意压低声音说道:“以末将之见,河北世家占有了那么多田产。朝廷的税收又如此的苛刻,还限制河北人入中枢。这些事情早就不是什么传闻了。只怕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某些人不可能那样安分啊。”

连他这个靺鞨族出身的胡人都知道,有了田产,肯定要去争取更大的政治权力,以保证自己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而朝廷对河北的态度如何,只能说抽象到一言难尽了。

无论在河北的节度使是谁,最终,他都会对本地势力妥协,走上叛乱之路。

如果恰好是个老实巴交的节度使,确实不想搞出来事情来;那么本地势力就会给他找麻烦,争取把他顶下去,换个能搞事的上来!

李嘉庆在渤海国的时候,就见过不少类似的事情。只能说大唐和渤海国都在同一个太阳的照耀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节度使四年一换,现在安禄山没了,河北人总会遇到他们“需要”的节度使,一个不行就再换一个,总有能行的!

如果说节度使反叛是小概率事件,那么把节度使变更的次数叠加,时间线拉长,那么出现反叛的节度使就会是大概率事件。北庭都护府,当年开元中期的时候,不也出了刘涣谋反案么?

那时候的基哥可不昏庸啊!

边镇出叛将,在大唐属于寻常事。能不能镇压叛乱,才是考验国家实力的金标准。

李嘉庆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河北乱是迟早的事情,以前武周时期就乱过,以后一定会乱,只是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时候,具体由什么事件导致矛盾爆发。

看得清楚这些的,并不止他一人。

“本节帅也是近期才想通了一些事情。

守住汴州,便可救国家于一时。某之心愿,不在乎个人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