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驱虎吞狼(2 / 3)
作品:《贞观俗人》如李袭志授桂州总管,丘和授交州总管,李俊南授德州总管,李光度授南尹州总管,陈智略授康州总管,杨世略授循州总管,宁长真授钦州总管,冯盎授高州总管,冯士翙冈州刺史、邓文进东衡州刺史、宁道明南越州刺史等。
这八大总管里,李袭志和丘和原本也都是隋朝的岭南地方官员,比如李袭志原是桂林的始安郡丞,丘和是交趾郡太守。
他们本就是中原朝廷的势力,隋末时率领军民自守,唐一统江南后,便立即上表归附。
而宁长真、冯盎、陈智略则代表的是岭南势力最强的汉人豪强势力,这些人的家族几乎是在魏晋时从北方南迁来的,比如冯家就是北燕国君后裔,南下归附南朝后,被安置到岭南镇守。
他们世代与俚族首领冼家通婚,借助冼氏在俚人中的影响力,迅速扩张势力,历经南朝多个朝代,势力越来越强,形成了岭南强大的一方势力,就算是隋朝时,冯家也没有受到影响。
当年冯盎也曾入朝为官,还隋杨广征过高句丽,担任过大将军之职,隋乱后,回到岭南招兵买马,割据称雄。
陈智略是岭南第一个奉旨归附唐朝的豪强,隋末时,他就曾募集一万子弟兵北上加入杨广的骁果军,侍卫皇帝。
后来宇文化及江都弑杀杨广后率骁勇果军北上西归,陈智略率子弟跟随,后在与瓦岗交战时败于秦琼,因此率部归附瓦岗,李密败投唐后,陈智略也因此降唐。
不久后,李渊派陈智略率部返回岭南家乡,做为唐入岭南的先遣军。
而杨世略是潮州豪族,隋朝时就是潮州总管的部将。
当然,除了这几位大总管外,如谈殿等俚帅也有不少。
岭南之地,虽然从秦朝开始入岭南,设郡县,但实际控制不强。秦军入岭南后不久,秦始皇崩,岭南由秦将赵佗趁机割据自立,到汉朝时被攻灭并入中原,但依然不是正式州县,没有税赋。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岭南之地,原来都是百越各族控制,到了隋唐时,称这些土人为俚人或僚人,他们人数众多,势力复杂。汉人一代又一代的南迁过去,但数量上始终只是少数。
不过借着中原的支撑,倒也在岭南立足了脚根,甚至形成了许多百年数百年的汉人豪族大户。
总的来说,岭南形势十分复杂,数量最多的族群是俚僚土人,而地位最高的却是汉人豪强大户们,再又掺杂着中原朝廷控制的一些地区,于是就形成这么一个岭南现状了。
李世民先前废总管府,又并都督府,结果就是岭南现在又打成了一锅粥,这些豪强各自混战,却又有默契的趁机侵占或驱赶朝廷的势力。
李世民也是没有了办法,才说出要派兵去干他们的话,靠普通手段,真的是行不通了。
整个岭南地区,到现在为止,大唐还没有设立过一个折冲府。
不过朝廷继承了隋朝时在岭南的势力,还是直接统辖着广府、交府和桂府的。
“陛下,岭南的丘和、李袭志等都是中原人,也是前朝时就驻于岭南之官,他们是心向朝廷的,这些人可以信任倚重,可称之为自己人,因为他们根在中原,与其它岭南土酋不一样。”
“冯盎、陈智略、陈龙树、宁长真这些人则是岭南汉人豪酋的代表,这些人其实离不开中原朝廷,所以这些人可以利用。”
冯盎这些人是岭南汉人代表,想维持住地位,控制辖下那数量众多的俚僚部落,肯定得借中原王朝的势,甚至需要中原王朝授封的官职爵位这些,才能去管理那些蛮子们。
这么一分析,那么朝廷真正要先对付的就只剩下那些蛮子们了,这些俚僚大多被汉人豪酋们逼退到了山区里居住,以垌寨为组织,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和联盟,他们与汉人豪酋们的关系是分分和和,经常因为土地或者是贡税等开战。
打痛了就臣服,好了伤疤又忘记了痛继续敲响战鼓吹响牛角号来干。
也经常会被汉人豪酋们利用,成为这些豪酋们利益争夺战中的炮灰。
“陛下,派人加封冯盎之官,让冯盎出兵打俚人叛军首领谈殿,先让他们狗咬狗,然后朝廷顺势向广州、桂林、交州调派府兵,设置军府。”
秦琅的想法还是先不要跟所有岭南人为敌,不要把他们都划入叛军,而是分化拉拢,以夷制夷。
让亲唐的冯盎出来跟叛唐的谈殿去打,同时呢,朝廷向岭南自己的直辖区直派兵马,加强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