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郑县(4 / 4)

作品:《三国从杀入长安开始

李良急忙应了一声,带着杨义来到了种植土豆的地方。

站在田埂上,杨义四处看了看,果然和他心中想的一样。

土地并没有翻过,还是杂草丛生,也就是比荒地强一些而已。

看着这片土地,杨义想起历史记载,以前种植庄稼收成少,一方面是种子不行,而另一方面,在经管方面好像也差了几分。

杨义想了想,立刻找来几家族长,让他们派人把这片土地重新翻一遍。

四人虽然不明白杨义的意思,但还是应了一声,正要离开。

杨义看着满地的荒草忽然又说,“在翻地之前,先把这些草全都拔掉,然后扔到一边。”

其实只是种植这八万斤的土豆,用不了这四族的人。

只不过,杨义考虑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做,所以让他们一起来种植土豆,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有事做,而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从中获取一些经验。

这一次土豆收获了,等到再种植的时候,那就不可能是这一小片土地了,说不定,在整个郑县周围,都会种植土豆。

到那时候,有了这些有经验的农人,在想要种植土豆的时候,自然就不用杨义去费心了。

另外,杨义也不是什么种植高手,他希望在这次种植土豆的过程中,这些农人能发现新的种植技巧,毕竟,这些人在种植方面的经验比杨义要丰富的多。

人们常说,只有经历过苦难,才知道幸福的珍贵。

这些人原本是难民,如果不是杨义搭救他们,就算他们感到兖州或者徐州,说不定也会损耗大半,没准会全军覆没。

而且在逃难的时候,几乎找不到吃的,无数的难民在淘难中饿死,也只剩一些身体状况稍好的人,才能坚持到现在。

逃难的过程中,简直就是生死之间,这种苦难,只要有一点办法,他们也绝不愿意再去尝试。

所以这些难民很珍惜这个机会,几乎拿出全部的热情来经管这片土地。

杨义让他们拔草,她们就去做,一直等到看不见,他们才恋恋不舍的收工。

在土地边上的草棚虽然简陋,可是,却渐渐的有了笑声。

这些难民也从那种麻木的状态中走出来,重新变成了一个人。

孩子们不再胆怯,他们刚走出草棚出来玩耍,老人要拼命的想找一些事情去做。

在这片土地上,重新燃起了希望。

又过了一段时间,四处搜寻难民的士兵,已经有带着难民回来的了。

只不过,他们搜寻的位置太近,带回来的难民都是那些跑不动的,或者年岁大的人。

杨义并没有嫌弃这些人,因为他始终认为,只要是人,无论年纪大小,都有生存的权利。

由于多年的战乱,郑县有的人逃走,或者损耗在战乱之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城市之中,就有很多无人居住的房子。

杨义将收敛回来的难民安置在这些空房子里,暂时并没有让他们去做什么,因为他们的状态都很差,必须要养一段时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