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芯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一章 家书万金(3 / 3)

作品:《国芯

数百文字,生动形象再现了沈荣飞参与大三线建设的全过程。跟小三线相比,他们的组成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服从国家分配从全国各地奔赴支援。

从其描述上看,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完成土建和设备安装,贵黔省会郊区凭空诞生出一座新工厂,三线建设将沿海的工业火种播撒在了祖国内地边疆。

“当初我们皖南小三线建设时也苦,但跟飞哥他们相比,我们还是要好上不少,因为每两天可以洗上一次热水澡。”

周建国来皖南山区时间比较早,所以也经历了白手起家的过程,见证了当地军工厂拔地而起的经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向你以及飞哥,真诚地表示敬意,你们都太不容易了。”

现在皖南小三线配套基本完善,不用重蹈白手起家,因此叶启南坐享了现成之福。

“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我们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奋斗,既是收获者也是播种者,为下一代过上更好日子和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打拼。”

有了儿子后,周建国的奋斗目标可大可小,上至国家繁荣下至孩子富足,可谓是达成有机统一。

信写到此处,已经接近了尾声。跟随沈荣飞的描述,发小两人像是来到贵黔边疆亲身体验了一回建设之旅。

“现在我已经进入明亮的车间成为一名技术工人,虽然编制上是‘国家干部’,但工人身份让我更加自豪。

崭新的岗位,未知的领域,都让我重新找回了在课堂时学习的渴望,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斗志。

厂里已经开始修建家属宿舍,预计下次写信给你们时我们全家就能搬进新房子居住,再也不用亲人分散和借房子了。

最后,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一辈子扎根在贵黔省,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号召,实现自我的人生钢铁炼成之路。

盼来信,勿念!”

仅有三页纸的一封信终于念完,但周建国和叶启南两人却长时间回味其中不愿离开。

当前知识分子不受重视,被认为是累赘和包袱也不受欢迎。像他们这样的大中专毕业生一工作就是“国家干部”身份,但在“工人往上当管理,干部下放当工人”的思想指引下,直接被分配到车间当底层工人干活。

沈荣飞就经历了这一切,不过他并没有怨言,反倒在岗位之中找到了乐趣。

“咱们这些厂,一是干部多,二是工人多,唯一少的就是技术人员。像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的人,走技术路线的话应该能很快找到立足点。

我相信飞哥应该会很快脱颖而出,他的专业是机械工程,能在任何一个工厂胜任。”

在八零一一厂,周建国走的就是技术路线。他不是车间干部,也不是车工钳工,却隐约享受特殊地位,就因为能解决许多技术难题。

上一次东方红卫星所需集成电路板生产时遭遇拦路虎,大家束手无策之际,就是周建国利用大学课堂知识灵活应用得以解决,因此在全厂都享有声誉。

“现在臭老九天天挨批,但遇到难题时又不得不让臭老九出马解决。你说这是不是前后矛盾嘛?

合着老子多读了几年书,啥都没干就成了戴罪之人了?反正谁敢惹我,我可是坚决要打回去,免得以为好欺负。

我也相信飞哥迟早能闯出来,他比咱俩都要看得长远。

晚上我就给他写回信去,说说这边的情况。估计他知道我到了皖南,能和你在一起工作怕是得羡慕死,期待咱们三人组有共同携手的一天。”

就这样,天南地北的军区三人组终于通过飞鸽传书联络起来,大家彼此相互惦记,又一起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迎接新的挑战。

斗转星移之间,春夏秋冬接连变换了三轮,皖南小三线基础建设完成。在皖南山区范围13个县(市)境内建起81个企事业单位,其中有55家工厂,26家配套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接近5万以及随迁家属1万余人,成为沪江市名副其实的后方基地以及管理飞地。

而周逸也从只会蹒跚爬行的婴儿,长成了可以独自行走的三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