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还是寄信吧,锦衣不夜行(1 / 2)

作品:《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做编辑两年来,章徳凝见过想加稿酬的作者。

但只发表一篇小说,就对稿酬不满意的,林爱民是第一个。

千字5元在《燕京文艺》杂志社,已经是顶格。

要知道去年颁布的文件,明文规定,千字最高是7元。

这个价格只有《人民文学》能开出来,《燕京文艺》级别目前不够,必须上面特批。

就算《人民文学》,千字7元,也只有名气大、稿子稳定的作家能拿到。

林爱民才华是有的。

毫不掩饰的贪婪劲儿,也是少见的。

他真是勇救三名落水孩童的知青英雄?

“抱歉!”

章徳凝语气委婉:“你可能有难处,但千字5元已经到顶。”

文章写得好,也只是他们编辑认可。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能否给杂志社带来预想中的期望,尚未可知,她不能轻易许诺。

“明白了。”

林爱民也不沮丧。

他只是刚回燕京的知青,文坛上名气很小。

埋个伏笔,并不是真要加钱。

后面如果其他杂志求稿,因为稿酬的原因背离《燕京文艺》,‘德凝姐’也不好责怪他吧?

林爱民是在未雨绸缪。

父母虽然是双职工,但老家有老人赡养,家里还有个妹妹,到处要用钱。

而他要考大学,不打算工作。

距10月份开学还有六个多月,总要自己养活自己,稿酬是他唯一的仰仗。

谁给的多,就给谁写。

没毛病!

“稿酬现在就给你。”

给不了高价,章徳凝拼给钱速度。

“稿酬按千字5元计算。”

林爱民稍稍沉吟,提了个奇怪的要求:“我拿走35元,剩下能寄到双井吗?”

……

他说个地址。

“原则上没问题。”

章徳凝心里疑惑,却没有拒绝:“本来就要邮寄,我去请示。”

她离开‘小黑屋’,见小组长陈思崇,申请款项的同时,表示不理解。

“双井啊!”

陈思崇感慨一声,意味深长道:“林爱民拒绝上面的工作安排,目前是‘病退’待业的状态。”

“他的父母都是大厂子弟,家里还有个妹妹。”

“二十二岁还要靠父母养活,其他人会怎么看?”

……

“明白了。”

章徳凝恍然醒悟。

对林爱民加稿酬的不满,此刻烟消云散。

“这是个有趣的人。”

陈思崇笑着叮嘱章徳凝:“以后多和他联系。”

“是!”

章徳凝也有此意。

她再回到‘小黑屋’,态度比跟林爱民谈稿酬时热情许多。

热情也没用!

林爱民眼中,只有稿酬。

验证感情深厚与否的稿酬不加,友谊就是风波中的小船,随时颠覆。

“再见!”

他拿着35元报酬,背着麻袋,挎着军绿包,离开《燕京文艺》杂志社。

林爱民没坐公交,去了附近的供销社。

有钱就该消费,否则要它何用?

手里有粮票、肉票、糖票,有陕省攒的,还有朱晽这几天省给他的。

麦乳精一元二角,他买了三瓶,共计三元六角。

猪肉割两斤,花去一元五角。

想到下乡前的妹妹林若兰,是个喜欢吃甜的黄毛丫头,林爱民又买了半斤大白兔奶糖,又出了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