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严绍庭版考成法(2 / 3)

作品:《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一直坐揽群臣相争的嘉靖,却是笑着开口道:“好了,朕早就说过,不禁臣言。既然严绍庭有法可振吏治,便让他说出来。”

“陛下!”

严世蕃面露焦急,拱手抱拳。

嘉靖则是眯起双眼,摆摆手:“无妨!若是伱儿子说的在理,朝廷皆是若行整顿吏治,则督办吏治之人自可用之。若所言之法,确有纰漏,也不过是限于今日这万寿宫中而已。”

他自然知道眼前这帮人,这一阵吵吵闹闹背后的含义。

最后,嘉靖看向了严绍庭。

朕已经给你搭好了台子,也放好了下来的台阶。

严世蕃见皇帝如此说,心中倒是松了一口气。

他当即看向严绍庭:“还不快谢过陛下宽宏大量!”

严绍庭点点头,拱手道:“臣谢过陛下,能容臣圣前胡言整顿吏治一二事。”

见老道长随意的摆摆手。

严绍庭心中淡淡一笑。

怀念徐阁老的第一天。

毕竟,是徐阁老教会了自己,祖宗成法的大棒,竟然是那般的好用。

“臣观我朝历年之策令政法,其中洪武五年,太祖洪武皇帝有谕。”

洪武五年。

距今都快二百年了!

殿内众人,纷纷眉头一挑。

严绍庭则是继续道:“太祖皇帝谕:有司今后考课,必书农桑学校之绩,违者降罚。这是自国初,继承历朝历代赋役完欠以考核官员政绩依据之外,本朝新设之依据。”

“而今,朝堂之上又有几人,奉太祖洪武皇帝之谕,有司官员考校政绩,必有农桑学校之绩?”

高拱眉头一挑。

这事,虽然自己并不清楚具体,但依照太祖皇帝的性子,倒不会有错。

严绍庭则继续道:“太祖皇帝诏令之后,日照知县马良善督运,无课农兴士效,命黜之。此例,亦是我朝考核官员政绩才能,以农桑学校之绩的事实。”

“洪武十八年,朝廷复设粮长制,太祖谕令地方官员职责乃专意治道,教化风俗乃有司之首务。凡各处府州县官员任内以户口增、田野辟为尚。所行事迹,从监察御史按察司考覆明白,开坐实迹申闻,以凭黜陟。”

“以上皆可明证太祖皇帝,以朝堂、地方官吏为官民生教养为首,而赋役完欠次之。先民生,而后财税徭役。”

“臣以为,今次朝堂若开整顿吏治,当遵太祖皇帝之名,顺应百姓载舟之言,考核吏治,朝堂上下官吏,当以民生先考,而后审财税徭役。”

严绍庭一番史料复诵,随即看向老道长,而后侧目看向高拱等人。

既然今天都已经议到了这里,俨然一副要开始整顿吏治的势头。

自己也就顺势而为,将考成法给提前弄出来。

不过。

较之后来张居正手上的考成法,严绍庭却也做出了改变。

先百姓民生,而后财税徭役,再次之其他。

严绍庭更是看向高拱,笑着询问道:“高阁老,不知下官此番之言,阁老以为如何,是否有所欠缺?”

高拱当即摇头。

却是眉头微皱。

不是严绍庭说的不够好,或者有所欠缺,而是太好了。

高拱抱起双拳,躬身看向皇帝。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

但此刻的高拱,却必须承认一件事情。

“陛下,严侍读此番所言,已是沉稳,必然思量依旧。”

“国家整顿吏治,其目的便是为了兴旺民生,增强国力,富裕百姓,富强百姓。”

“整顿吏治,旨在天下黎庶百姓。”

嘉靖亦是目露亮光的看向严绍庭,轻声询问道:“所以这也是你在昌平所作所为的依据?”

严绍庭拱手道:“陛下圣明,自能明鉴臣此等拙劣之术。”

嘉靖点点头:“你继续说。”

听到高拱的夸赞,皇帝要求继续说。

严世蕃本是心中松了一口气,此刻更是面露笑容。

他不禁又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