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忆》(2 / 2)
作品:《诗相》韦庄出生长安的大家族韦氏家族,尽管说从他的曾祖父韦应物开始,总会言之其家道中落,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从他诗句中的昔年经历来看,依然是权贵圈的代表人物,再者他后来位居五代十国时期蜀国的相国之位,足见韦庄所代表的权贵身份并未没落。晚唐诗坛中素有成就的韦庄,遗传了曾祖父的才气基因,在诗词领域留下浓厚的一笔,尤其是他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秦妇吟》是对唐末时期黄巢起义这一历史大事件的描述,反映国家动乱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点甚是可比肩诗圣杜甫。整体而言,从韦庄的这首抚今追昔的七言律诗来看,他身为李唐子民的情感是相当浓郁的,若缺乏对李唐王朝的眷恋情感,想必韦庄难以迸发夕阳唯见水东流的感慨,在此之前曾有诗人许浑在咸阳城远眺时感慨,故国东来渭水流,情感表达具有相似性,有种对李唐王朝将有可能沦为故国的担忧。
回忆过往而创作的诗篇中,杜甫或韦庄的《忆昔》诗篇,都是他们各自的名篇佳作,介于他们之间的中唐时期,在杜甫逝世第二年才呱呱坠地的白居易,曾创作出流传甚广的作品《忆江南三首》,亦是描写回忆过往而成的佳作。忆江南即回忆江南的过往,白居易与江南有不解之缘,曾经在杭州和苏州等核心江南城市任长官,尤其是任职杭州期间,大力疏浚西湖造福当地百姓,以致今日的杭州西湖尚有名叫白堤的景点。在苏杭任职期间,他多有游历过江南胜景,后因病修养离任,又与正式认识的刘禹锡,在扬州一带游历一唱一和创作酬赠诗,后来他们离开江南闲居东都洛阳,喜欢唱和的他们回想起两人携手同游江南的美好,于是以“忆江南”曲拍作诗互赠对方,其中含有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忆江南三首》流传甚广。《忆江南三首》是白居易最为精彩的短篇作品,尽管白居易所处时代是藩镇割据时期,但未像杜甫或韦庄一样经历过影响深远的叛乱,故在创作回忆过往诗篇时,未能像他们富有强烈的人生感慨,不过倒是有与诗豪刘禹锡再次重游江南的感慨。
《忆江南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从白居易诗中的《忆江南三首》可以看出,江南的美丽在白居易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中唐时期的江南,俨然成为文人墨客向往的胜地。第一首开头就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充分表明白居易认为江南的风景特别好,对江南的风景谙熟,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首开头写“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可见杭州最受作者喜欢,而西湖的风景可能是作者的最爱,才会说到最爱湖东行不足,诗句中的湖即杭州西湖。第三首开头写“江南忆,其次是吴宫”,也即在白居易的眼里,苏州吴宫的美酒和歌舞仅次于西湖之美,值得他回味良久。作者为什么要回忆江南的美景呢,多半是因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时的江南,百花盛开,已经极其红艳美丽,红日普照时,显得更加耀眼动人,一江春水在红艳艳的阳光照射下,粼粼的绿色波纹呈现为蓝色的摸样,充分表明作者非常喜爱景色宜人的江南春景。
诗人白居易先后在杭州和苏州任职,从第二首和第三首看出,他在杭州任职期间,中秋月圆之日,游历观赏天竺寺,寻找三秋桂子,登上郡亭躺卧,观看钱塘江的潮起潮落,在苏州任职期间,一杯接一杯的喝着吴宫的春竹叶美酒,并在吴宫里欣赏着翩翩起舞后美的像芙蓉一样的歌姬。从白居易的这组诗看出,白居易在苏杭的日子实属让人欣羡不已,在杭州就游山玩水,在苏州便莺歌燕舞,两百多年后的宋代宋神宗时期,主持熙宁变法的执政团队,为了让才气盛人的苏轼沉迷江南美色而减少对新法的微词,特地将苏轼遣派至杭州任职。中秋桂子,钱塘潮头,何时再重游,吴宫美酒,歌女起舞,早晚复相逢,充分呈现了作者对重游江南欣赏美景的期待,更是期待与晚年至交刘禹锡再度重访苏杭。白居易是幸运的骄子,一生顺遂无特别重大的挫折,在回到洛阳后,与好友一唱一和,依旧可以回忆江南的美好。
这三首《忆江南》,看似各自独立,通读下来,便会发现他们前后照应,脉络相承,可构成有机整体,是层层递进的诗作。第一首中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广泛流传,有总揽三首诗中描写江南美景的效用,接下来再描写最忆杭州的秋景,然后描写吴宫之景,论诗词艺术感,第二首诗不及第一首,第三首再次之,虽无一气呵成之感,却也能顺利将三首诗贯通一起,颇能呈现作者的高超的赋诗技巧和艺术美感。尽管白居易在苏杭的任职时间不长,对江南的印象却能长留心中,可见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江南风景颇受文人墨客的欢迎,众多优秀文人墨客的到来,也为江南的文化发展锦上添花,江南的经济文化发展亦是如此。中唐以降,远离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的江南地区受战乱影响有限,其次战乱使得经济中心从汉中平原向江南转移,相对安定的环境促使文人墨客纷纷入驻江南,使得江南经济文化发展得到更进一步的繁荣,到白居易任职苏杭时期,江南已经是文人墨客争相向往的胜地,犹如小众诗人徐凝回忆扬州时,高度的赞誉扬州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晚唐时期的韦庄因留念江南美好而创作出名作《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最典型的莫过于诗人杜牧,他的传世名篇多与江南有不解之缘。
如前文所言,回忆过往之人,多半是处于境遇不佳状态或身处的环境不尽如人意,韦庄创作《忆昔》时,有可能因黄巢起义而受到冲击影响仕途发展,白居易著有《忆江南》时,准备步入暮年的他闲居东都洛阳,亲朋好友开始零落,惟有曾经协游江南的刘禹锡还能多有唱和。正常来说,人不会回忆不堪的过往,提及难堪过往时往往只是咬牙切齿或叹息一番,而轻松愉快的过往,则是容易追忆的,如上面的韦庄和白居易的诗篇,回忆的场景都是特别美好的。尽管他们追忆的都含有浓厚的夜夜笙歌情景,不过就人生享乐而言,倘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纵情声色也不失为人生的美好。曾几何时,也会偶然思虑过往的美好,虽没有阅世愈深之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慨,但是在品读文人墨客回忆昔时美好的诗篇时,感受他们的古意,犹如在跨越时空中徜徉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