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大明新报(1 / 2)

作品:《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周新那沧桑的声音再次响起。

“读书人耕读传家,以安天下,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因为太祖高皇帝制定了优待读书人、养士取士的国策,所以一个读书人获得了功名,就会想方设法地攫取田地,这是所有读书人的共识!”

“然而一代又一代,传承不断,祖孙相继,兼并田地,成为本能,也是他们传承下去的资本!”

“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天下士绅又何其多也?天下缙绅又何其多也?”

话听到这儿,朱棣总算是听明白了。

原来周新这个直臣,早就注意到了土地兼并一事,甚至意识到了土地兼并的恶劣后果,但他却装作不知,是因为这么些个理由。

其一,贸然改革牵连太广,而先前的大明王朝并不适合这样做。

毕竟古往今来的改革家,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

历史上的改革者,往往是时代一次向前大跃进的先驱,是处在风口浪尖的最顶端的人物,他们很容易就会被推上历史的风口浪尖,在各种权利和各方势力相互角力之下,最终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

比如那吴国的伍子胥,比如那秦国的商鞅,比如那西汉的主父偃和桑弘羊,再如李唐的杨炎,再如那前宋的王安石……

不是身败名裂,就是满门抄斩,全都没有一个好下场!

毕竟一旦涉及改革,自然就会触碰到现有权贵的利益,把他们往死了得罪,逼着这些既得利益者展开反击!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人自然就会拼死反击,寻到机会就会将改革者给赶尽杀绝!

改革意味着开陈出新,意味着从既得利益者手中抢走利益,这就注定改革是一条充满血腥死亡的道路。

而还只是对于改革者本身而言,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先前大明一直战事不断,倘若在这个时候改革,激起了那些士绅缙绅的逆反之心,大明甚至可能会有崩盘的可能,所以周新一直没有吭声。

其二,牵连太广,犯官太多!

因为兼并田地的士绅太多,而且兼并田地的人,还不仅仅只有士绅!

这就意味着,不管任何人真敢对这事儿下手,那他可能要与整个大明为敌!

正因为如此,周新才一直对此事闭口不提。

直到今日皇帝陛下主动开口询问,周新到底是忠君爱国,所以还是忍不住道出了实情。

不过言尽于此,他也没有提出什么解决的办法!

杨溥听得怒发冲冠,他还很年轻不过三十岁左右,他很难想象大明王朝为何会变成如今这副样子,而为什么问题症结会出在士绅缙绅身上!

朱棣见火候差不多了,轻咳两声笑道:“不必这么悲观,肃王李弘壁已经提出了解决之策!”

“土地兼并这个事儿,不是不可以解决,但必须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朱棣长叹了一声,心中无比怀念李弘壁。

果然不出这个家伙的预料啊,朝堂之上有眼光有见识的臣子并不在少数,但是他们大部分人一样,不愿说也不敢说,最后满朝文武仅仅只有一个李弘壁,敢直接说出来!

忠君爱国,无过于眼前这几人了。

看着皇帝陛下那阴晴不定的脸色,周新心中生出了些许不安。

这田地农桑都把持在士绅缙绅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