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三国演义》小说原作发布!(1 / 3)

作品:《文娱:在下的刀子致郁全球

“三国完结了,前半部令人振奋,后半部令人消沉,本以为这未来将是曹,刘,孙三家争霸,竟然是这样的结局,看到曹、刘、孙氏的后人如何把江上败掉,不能守住基业,眼睁睁看其毁掉,实在让人扼腕叹息,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震八方之时,何尝想到,他的后人也被司马家挟持,甚至被弑君,这未尝不是一种报应……”

“我太喜欢里面的‘义’了,即便古代的很多情感以现代的目光来看很迂腐,可那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东西。”

“我发现,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对诸葛亮的评价是相似的,对于曹操的评价是相似的,可惟独对于刘备的评价与感悟完全不同,刘备是一个一腔仁慈赤诚而又难以具象的信念感和理想主义的人,年轻人看刘备,多是觉得优柔寡断,可年长的观众去看,却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当最后一遍片头曲奏响的的时候,只觉得自己剩下了躯壳,魂魄都随着历史的风沙而去,现在才缓过神来,写下这篇评论,其实从第一幕,残阳下的张角歃血为誓,一片火红,开启了乱世序幕之时,我便沉浸在了《三国演义》之中……”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已经距离我们几千年,感谢《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将历史定格在文字里,保存为一个巨大恢宏、浩浩荡荡的鲜活画面展现在后人眼前。”

……

Movie软件上,分的评价上,处处都是观众们在各个层面的感慨。

诚然,《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值得去讨论,去感悟的点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几乎每一个评论都不重样,每一位观众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可最大的感慨,还是这历史的结局。

之所以会让很多观众觉得荒凉,失落,就是因为魏蜀吴似乎谁也没有赢,似乎一切人物的努力、一切的血雨腥风和争斗都没有了意义,不管是南征北战、戎马奔波,还是在战场上大杀四方,智计无双的英雄人物,最后都成为了这历史的尘埃。

《三国演义》中最出彩,亦是人气最高的角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白帝城托孤,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这一个个精彩的事件,都成为了观众们脑海中的永恒记忆。

《三国演义》一经完结,就有很多的官方媒体在大力宣传。

可老贼的账号,却并没有转发类似《三国演义》所取得的播出成绩,或者说多少观众的好评,而是转发了一个视频。

这个视频,是来自燕京大学的历史教授刘国凯,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角色,事件,与正史上的不同。

可这个博客一转,不少老贼的粉丝都震惊的双眸瞪大。

“老贼也忒大度了吧?”

“老贼压根就不怕被骂好吧,从第一本书开始就被骂到现在,早就免疫了。”

“之前那几个历史教授发博客的时候,我还和他们Battle了一下,这下子尴尬了……”

“那也不算骂吧……”

……

不仅仅是这位历史教授,还有过不少的历史博主,历史爱好者,在各种途径上表达过对于《三国演义》的不满,对与老贼虚构历史,杜撰情节的不满。

这是能够理解的,一般做历史这方面的学者,多半都抱有对于历史的敬畏与严谨,其实在前世,因为这个原因而反感《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也是有的。

林秋之所以转发这个视频,自然是认为这是有意义的。

毕竟《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很多都进行了杜撰和艺术加工,里面的形象都与正史上的有所不同。

即便是在前世,国内的民众提起刘禅,阿斗,都是《三国演义》中的形象。

还有周瑜,史书中的周瑜并不是气量狭小之人,并且赤壁一战大捷也是完全仰仗他的谋略,至于孔明借东风则并非史实,周瑜真正的死因也并非被气死。

可是,甚至可以说多数人都将历史上的阿斗,周瑜等角色对标了《三国演义》,这对于真正的历史人物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

因为一部,导致“遗臭万年”,被万人唾骂。

所以林秋才会在《三国演义》的剧版播完之后,与这些历史学者一起,让观众们,特别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孩童们认知到,演义只是演义,历史才是历史。

……

“显然,《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是被作者过度神化的,现如今关于诸葛亮的记载,多半是出自《三国传·诸葛亮篇》,诸葛亮的确有才,可并非如同演义那般神鬼莫测,呼风唤雨,演义中的诸葛亮善驱六丁六甲,能祈星求命,操纵自然气候。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也是作者为艺术效应所添加的意象。”

“比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正史中的诸葛亮的定位类似于曹操,是一国之栋梁,区别仅仅在于一忠一奸上,可在《三国演义》中俨然成了决定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这也是作品刻画的需要。”

“从事件上,六出祁山是史实,七擒孟获是有的,可并没有演义中的那么荡气回肠,史书上只用了‘七擒之,南人不复反已’来记载,剩下的就是作者的想象了,而火烧新野和火烧博望的时候,这个时候诸葛亮还没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