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贼在御座(1 / 2)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让刘翰略微有些欣慰的是,官家对赵相公的讥诮直言也并未出言责备。

赵匡胤低头撞上刘翰满眼写着“官家大度”的神色也一时失言。

但好像现在拽着刘翰说这赵构乃是晋王后代所出,与他并无干系,怎么想也同样都有一点吊诡。

于是赵宋官家只能选择囫囵过去道:

“若要避此祸倒也简单,刘奉御当借此…仙机,学其医道而精进,自可造福于宋使我宋子民后代免遭此祸。”

赵匡胤想的很简单,只要自己两年后并未暴崩,那自可腾出手来慢慢对外收拾北汉契丹党项回鹘等祸,对内整顿吏治尝试解决冗军之弊。

毕竟后世说的清楚明白,遍数青史,宋之繁荣颇多可取之处,如此只需补上武德,那不就又是一个能比肩盛唐之世?

刘翰拱手受命,但又不太清楚官家这说的是个什么意思,而且说的免遭此祸……这祸害说的是赵构还是那金国?

不过刘翰倒是隐隐想起今日早时官家问他可知张仲景孙思邈之言。

而再想到那光幕中出现的昭烈皇帝与唐太宗之名,刘翰心里顿时难以遏制的萌生了出了猜测,莫非……

但旋即刘翰也有点疑惑:

医圣张仲景曾为昭烈皇帝效力过?

读《三国志》和《华阳国志》时怎从未见过相关记载呢?

……

“这赵构真气煞俺老张!”

张飞一声怒叹,一拳捶地,引得将军府内众人皆心有戚戚焉。

要说愤怒,反而并没有太多,盖因从许久之前看来,众人对这赵构的不可救药之态早就心有预期。

这般十二道金牌急召救金国于水火之态,虽然离谱,但若是这完颜构似乎就又合理起来了。

因此充斥心间更多的还是可惜。

为那唾手可得的千秋之业就此消散而惜叹。

为那郾城临颖颍昌朱仙镇一路连捷皆作白功而惜叹。

为那小商桥死战不退之猛将,为那朱仙镇兴叹直捣黄龙之豪言,而惜叹。

更是为那太原殉国之军民,河北奋战之义军,开封为奴十二载之百姓,皆白白身死受苦而惜叹。

以日为岁,念官军思夏言,故疆渐复虏奔逃,终脱左衽。

急诏还京,哭南北诉衷肠,社稷难兴虏脱困,功败垂成。

就连庞统脸上也失了笑意,低声与旁边的南阳老友道:

“孔明你那五丈原尚且可说是苍天厚彼薄此,虽多无奈但也能推为天意。”

“这岳飞本能中兴,最终因一人置万千百姓生计不顾而诏退兵,全因这赵构而生事,可谓人祸也。”

对这话张飞简直不能同意太多,当即小声哔哔赖赖道:

“要俺说还不如绑了那赵构送给那金兀术,愿杀便杀去,也省得在南处碍眼……“

孔明只当听不见,只是换了个角度述道:

“北伐之事何其难也?这岳飞能毕十岁练兵之功而败金军得胜绩可谓出其不意,如此班师即便尔后要战,也必也颇多不易也。”

话说孔明这些年先是在南阳躬耕,随后跟着玄德公南下荆南,又西入益州,最终复又北上过汉中到了关中。

中间还去江东做过使者,故而如今也算是将南北风光看了个遍,这其中便是更能明白“北伐”两字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