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戛纳,是他的主场!(上)(1 / 3)
作品:《我得给这世界上堂课》华夏的导演,分成了好几个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特色。
譬如,初代导演……
那是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整个华夏社会正在动荡,封建与进步正在交织,很多人不满足书写、戏剧表演渲染艺术,开始追求另一种名为“电影”的形式。
那一批导演,算是奠基人,拍的电影大多是默片,讽刺封建、讽刺社会现实……
譬如……
第四代导演……
基本上都是60年代BJ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拍的电影大多是“丢掉戏剧的拐杖”,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农村渐渐成为他们作品的中心题材……
譬如,至今还活跃在影坛里,地位崇高的第五代导演们。
他们遭遇过华夏一些时代的变迁,也曾吃过很多苦,当过知青下过乡,甚至有些靠着卖血来维持电影艺术。
因为苦难,所以拍出来的东西大多带着一些社会上的隐晦,只是这种隐喻更含蓄,表现的内容也开始结合了中西。
但……
这个世界的第六代导演,看到了欧美文化的入侵,然后,在欧美文化的熏陶下,很多人都变成了拍“讽刺华夏揭露伤疤”的地下导演……
……………………
郑少帅骨子里确实带着一股傲慢。
傲慢来自于传承。
是的!
每一代导演都有传承。
尽管不是明面上,但却是华夏电影圈一个不成文的规则。
这种规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成了很多圈子。
譬如京圈、譬如西北圈、譬如港圈……
圈子里,很多资源都是共享,有些人一进入圈子,便会被安排好属于自己的路。
当一代导演退休以后,他们并不会退圈,而是退居幕后,将自己的资源、人脉传承下去。
郑少帅是京圈里的人,从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他就掌控着无数其他人梦寐以求的资源,然后,在这些资源的哺育下,他在千禧年初的时候,就站在柏林的领奖台上,领到了一个最佳处女作奖。
也就是毕飞宇在柏林时候领的那个奖,早在十年前,他就领过了。
他拍的每一部电影,尽管很多电影在市面上播不出来,但在华夏电影圈里却口碑非常高,除欧洲三大电影节以外,其他的奖项拿到手软……
成名已久的导演,看着毕飞宇这个后起之辈。
他自然是看不起的。
他尽管毕业燕影。
但他没有五代导演的传承,更没有底子,甚至在华夏连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影都没上映过……
“郑导,我本来很期待你和张胜能够合作……”
红毯前。
李艳红看着张胜微笑着离开的背影,心中有一种莫名的不好预感。
她看向郑少帅,神情分外的尴尬,言语间多少有些抱怨。
但郑少帅淡淡地摇了摇头:“我听说过张胜的名字,但是,我不觉得我和他能有什么合作……”
“但至少不要变成对手……平白无故立一个对手,实属不智……”李艳红皱眉。
“我不会勉强自己趋炎附势,就算是管导过来,我也一样……他们身上带着太浓,又太呛人的商业气了。”
“张胜有才华……”
“……”
郑少帅看了李艳红一眼,便不说话了。
李艳红虽然是【盛世娱乐】一个中层,明面上算是【盛世娱乐】电影一部分,兼【盛世娱乐】体系的经纪负责人之一。
但在郑少帅的眼里,她更像是一个陪同,亦或者是跟班。
特别是当他看到她在自己老师面前,点头哈腰的时候,那种不屑感便越发的强烈了。
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