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革明天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4章刘健受打击了(2 / 3)

作品:《革明天子

“可是刚才那伙计说了,什么写引荐信,包中秀才生员;什么讨保荐信,可入南国子监。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卖官鬻爵。”

刘蓉满脸的气愤。

“殿下,你是不知道,我们家公子考秀才、中举人有多不容易吗?寒窗苦读,四处拜师...他们倒好,一封引荐信,就抵了别人十几年的含辛茹苦。不公平!”

朱见深澹然而笑。

“不公平?当年三吴儒生文人们认为,苏松赋税占天下近半,举人进士也该分一半名额给此地。结果洪武三十年出了丁丑科大案,太祖皇帝砍了两个状元的头。这公平吗?

刘蓉漠然不知——他哪里知道什么丁丑科案,他恐怕只知道洪武是太祖爷的年号。

刘健和李东阳却脸色一变。

尤其是刘健,脸色有些发白,看着正在呼呼吃饭的朱见深,喉咙上下滚动了几下。

李东阳恢复得快,忍不住说道:“殿下,这确实不......

第34章刘健受打击了

公平。”

不知道他说得是刘蓉话里的不公平,还是太祖皇帝诏书里的不公平。

“东阳,还记得我此前跟你说的那句话吗?”

“殿下,是哪句话?”

“史书和现实中想不明白的问题,只要顺着经济根源上去找,都能找到答案,跟真相八九不离十。”

李东阳愣了一下,“殿下,这个不公平也跟经济根源有关系?”

“当然了,这是各区域,北方和南方,东南和西北、西南,沿海和内地,沿江和山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具体表现之一。自前唐末年,江南经济崛起,这里不仅出稻米,还出棉麻桑,可纺绸织布,可煮盐通商。”

朱见深点头道。

“地方富庶,就能养活许多人,一户一族,有余力供养更多的青少年去读书,可以延请更多的良师来教授,开族学,设书院,数百年下来,东南文风当然要比北方鼎盛,自然能出更多的举人进士,翰林学士。反观北方中原...希贤先生最有发言权。”

刘健正听得入神,听到朱见深发问,连忙答道。

“殿下,北方土地,大多数相对贫瘠,一年只出一季,除了棉麻以及杂粮外,并无太多出产。养家糊口还有余,但想富足以养鼎盛文风,却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