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宋代手抄本(3 / 4)

作品:《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女的年长一些,四十岁左右,但气质优雅,风韵犹存。

两人的神情都有些怪,男人略带愁容,女的面若冰霜,包括葛教授,脸上也带着几丝凝重。再一看,桌上摆着一本书,标准的线装本,上面写着“仪礼注疏”四个字。

经注,还是手抄本?

《仪礼》是儒家六经之一,主要内容为各项礼仪的标准程序和要求,比如婚丧嫁娶的具体流程等等,《注疏》则为东汉大儒郑玄为其所作的注解。

自汉开始,《仪礼》就成为选官及荐举秀才和孝廉的重要依据之一,自隋以后,则正式成为科举的《经注》之一,一直到清。

说直白点,就是考试要点,凡选择学习《仪礼》的举子,这是必修课,所以流传下来的极多。不过大多都是刻版,手抄本倒是少见。

但少见归少见,不一定就有价值,具体要看是谁抄的,有没有名气,如果是无名之辈,就要看具体的年代、书法水平、保存是否完好等等。

看这两位的穿着和神情,以及葛教授微微皱起的眉头,估计有点来历。

暗暗思忖,李定安走了过去:“葛教授!”

“我有点拿不准,你给看一看!”

葛教授也没客气,直接把书往前一推,又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对面的一男一女:“卖主和买主!”

一听这句,李定安就明白了:这件手抄本十有八九涉及到债务问题,说通俗点,用来顶债的。

而且来这之前,这两位很可能找其他专家看过,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且说不准就开具过证书。

但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债主心存疑虑,想再次确认一下。

如果东西是对的,那一切好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东西要是看不太准,那就很麻烦了。

说没问题,但感觉东西好像多少有那么点问题,万一事后被买主发现,而且确实有问题,那一场官司绝对跑不了。

说有问题,得罪人还是其次,就怕万一看走了眼,同样少不了一场官司。

估计就是这个原因,葛教授才不得不请李定安帮忙。

转过头来再一看,这两位的身份也就不难猜:男的有点发愁,肯定是欠债的,女的满脸不高兴,当然就是债主子……

打量了几眼,李定安顺势坐了下来:“之前请谁鉴定的?”

“还没问,关键是……唏……”

葛教授呲了呲牙,好像很痛苦的模样,“你看看就知道了!”

好家伙,你至不至于?

老葛虽然只是副教授,但那是资历还不够,并非鉴定能力不行,至少在京大,在金石、牌文、拓片、古籍等品类,他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不然也不会成为此次临时专家组的成员之一。

连他都这么为难,可见这东西有多难鉴定?

暗暗狐疑,李定安拿起了手抄本。

乍一看,确实够旧:这本书已然不是“发黄”,而是近似“黄中带灰”,而且不止是封皮,就连中缝都是这样。如果不是人为作旧,没有两三百年的功夫,纸色绝对旧不到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