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边的声音大?(求月(1 / 2)

作品:《大明话事人

当场这么多人,当然不可能全部坐在中军大帐里,即便在文坛也是等次分明的。

有资格坐在里面的人大概有几大类:具有国家级声望的人、具有跨区域声望的人、具有省级声望的人、本地特邀嘉宾、直接为国家级人物服务的人,或者派来的代表。

当然这大帐也并非严丝合缝,除了一面搭起幕墙之外,其他三面都是门洞大开,让外面的人也能隐约看到里面情形。

按往常程序,肯定是王老盟主洋洋洒洒的说一通开场白,然后出个诗词题目给外面人凑热闹,然后在座大佬们议事。

但是都知道今天要“换届”,王老盟主肯定不好再以盟主身份出诗词题目或者全面主持了,这些工作应该留给新盟主。

所以本来就很有情绪、懒得说话的王老盟主坐在席位上,完全一声不吭,让大帐内气氛变得很沉闷。

别人可以坐着看大会变成笑话,唯有林泰来不能。

所以他主动开口了,一本正经的对座中众人道:“当今文坛正处于一个变革阶段,故而本次文坛大会要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众人也就一本正经的听着,心里默默想道,这意思不就是“应该换盟主”吗?

别人都是图穷匕见,你林泰来图还没穷,匕就已经亮出来了。

而后林大官人充分表达了对老同志的尊重,对王老盟主说:“我们作为文坛的领军人物,更是重任在肩,发挥比以往出更大的作用,弇州公以为然否?”

但是在座众人谁还听不出来,你林泰来到底在暗示着什么?

王老盟主有气无力的答道:“奈何老夫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无法承担主盟文坛的重任了。”

林泰来便又回应道:“最近我听到有传言说,弇州公有退位之意?”

众人又无力吐槽,这传言不就是你林泰来自己放的吗?

王老盟主拿出了老前辈风范,答话:“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老夫也该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候了。”

林大官人立刻大加赞赏道:“弇州公果然虚怀若谷、高风亮节!

但是在下以为,弇州公大可不必如此,文坛还离不开弇州公!在下真心劝弇州公,还请继续做文坛盟主!”

对林泰来的上面这些劝老盟主留任的话,大家听听也就算了。

都是搞文学的,人人都精通典故,谁还不知道“三辞三让”的梗啊。

其他前辈们还没说什么,你林泰来就抢着开始“三辞三让”,是不是已经把自己当成默认的接班人了?

王老盟主大概是觉得,这样与林泰来虚与委蛇、假模假样的说着套路话,实在太恶心了。

所以也不装了,忍无可忍直接亮了底:“我意已决,从此退居林泉,不再过问文坛事务!

同时我提议,以无锡孙继皋孙状元为下一任文坛盟主!”

林泰来仿佛非常吃惊的站了起来,脱口而出说:“这样不好吧?他在文坛也没多大成就。”

这时候,同样在上座的原礼部尚书沈鲤开口道:“孙柏潭状元文字精粹凝练,辞朴而意深,有白乐天之风也。

又曾文魁天下,名扬海内,深孚众望,还年富力强,可为盟主。”

林大官人没有与沈鲤正面辩驳,立刻又说:“可付诸公议,不知座中诸君如何看待孙继皋?”

老名士沈明臣率先开口道:“我等浙江士人反对孙继皋,王弇州你还是换个人来提名吧。”

王老盟主十分惊讶,目光在帐内来回巡视,不屑的问道:“屠隆在哪里?你沈明臣何时敢代表全部浙江文坛了?”

沈明臣答道:“屠老弟已经主动退出文坛大会,回宁波去了。”

众人:“.”

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就悄无声息“退出”,真能是主动的吗?

张凤翼看了眼王稚登,也道:“孙继皋在江南都是素无文名,我们苏州文坛反对孙继皋。”

南京礼部左侍郎、常熟人赵用贤怒道:“你们府城文坛代表不了全苏州府!我赞同孙继皋接任文坛盟主!”

袁宏道却又高声道:“我们湖北公安派也反对孙继皋!”

在林泰来的死亡凝视下,山东文坛代表公鼐不情不愿的说:“我反对!”

听到这个代表了重镇山东文坛的声音,很多还在观望的人大为震惊!

公鼐一直和沈鲤、赵用贤、王老盟主同住在姑苏驿,这时候却站在林泰来这边,这人难道是精分吗?

来自松江府、扬州府等比较边角的文坛代表也纷纷开口反对孙继皋。

湖北巨头吴国伦弟子朱师孔弱弱的说:“小子唯弇州公马首是瞻。”

而徽州派巨头汪道昆的弟弟汪道贯冷眼旁观,一直没有出声。

如果有可能,汪道贯更想推举哥哥汪道昆,但很可惜,他斗不过现在敌对双方的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