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独治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五十二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2 / 4)

作品:《独治大明

从通州码头起航,这艘产自天津造船厂的皇船缓缓行驶在河面之上。

朱祐樘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乘船,而今站立宽大的甲板欣赏两岸的风光,还有眼前这条清澈的河流:“此处便是会通河吧?”

“陛下圣明,元人取巧于海道,然大宗令工部一力贯之,引汶水北流集于临清御河,助京杭大运河再延四百里!”谢迁随行伴驾,显得小心翼翼地道。

因在《明》刊总编位置上表现出色,他不仅获得了天下士子的敬仰和称颂,亦是慢慢赢得皇帝的重视。

此次他随行伴驾南下,虽然他还不是阁臣,但一些奏疏将会由他来票拟,已经算是一个准阁臣了。

若是此行表现出色,皇帝再来个心血来潮,那么他入阁将不再是梦,那样便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

正是如此,他此次南下亦是做足了准备,争取成为皇帝身边的百科全书。

朱祐樘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今年的漕粮总额预计是多少?”

因皇帝出巡,此次的河面是一艘漕船都没有。

其实京杭大运河的使命从来都不是课本上促进南北经济繁荣,对于整个王朝而言,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北粮不足的问题。

跟陆运相比,水路的便利性大大的提高。

只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成本永远都是运输成本,即便大明拥有京杭大运河,运粮的损耗都在八成以上。

不过这种南粮北调的情况,现在已经有所改变。

在收复建州后,大明推动了东北的开发,现在东北粮仓已经逐渐成型。加上引进朝鲜米,导致北方的粮食问题得到极大的缓解。

原本每年都需要至少四百万石的漕粮北上,但现在漕粮已经减少了一半,而弘治朝的目标是三年内将漕粮降至一百万石以下。

至于释放出来的大批劳动力,户部已经着手准备成立大明物流商号,主要负责南北间的货物运输。

“臣……臣不知,臣这便询问于户部!”谢迁心道皇帝还是务实啊,却是红着脸吞吞吐吐地道。

朱祐樘瞥了他一眼,却是淡淡地道:“谢师,你跟朕无须如此紧张!这并非要紧之事,户部一直在努力合理调低漕粮的需求量,只要他们能够三年内将漕粮降至一百万石以下,倒不需要给户部施予太大的压力!”

作为一个优秀的帝王,既要给下面的人施予压力,亦要适当体恤臣子。

户部尚书何琮虽然没有李嗣那些资深的理财能力,但亦是一勤勤恳恳的小老头,一直在努力做着实事。

其实不需要施压,单是自己此次南巡,他便已经不敢弄虚作假,而是会老老实实将漕粮的总额慢慢降下来。

帝王出行,自然没有人敢阻拦。

至于会不会出现刺客,数万护卫军不是吃素的,别说是近身,离皇帝一里外都已经被查得底朝天。

出了北直隶,便进入了山东地界。

洐圣公孔宏泰已经先一步来到临清州,只是脸上带着几分的沮丧。

十里人家分两岸,层楼高栋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