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十二连峰,游龙戏珠(2 / 2)
作品:《风起明末》略阳城下,他眼见着陈望阵斩李过。
交马纵横之间,陈望手中马槊的槊刃直接便割破了李过的喉咙。
跟随着李过冲阵的三百余名精骑只是一个照面便尽皆被辽骑所击破,根本没有掀起多少的浪花来。
要知道李过麾下的精骑有不少可都是北地边镇的军兵出身。
不知道过了多久,林胜泉的耳边再度响起了李养纯的声音。
“我们现在面前有两条路。”
林胜泉睁开眼睛,转过头去看向一旁的李养纯,黑暗之中正好看到了李养纯发亮的双眼。
“第一条是往西南。”
林胜泉沉吟了半响,摇头道。
“西南去不得……”
西南是四川的广元,在去广元的路上有一道关卡名为七盘关。
七盘关位于川陕交界咽喉处七盘岭下,号称西秦第一关,与白水关、葭萌关、剑门关一起,乃是川北四大名关之一。
川兵强横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其他人不是没有想过入蜀。
蜀地富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他们何尝又不想入蜀去分上一杯羹。
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川北四关道路崎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初高迎祥聚众十余万人也不敢扣问七盘关,如今他们麾下总共只有一千三百多名残兵败将去那七盘关下,不是存心找死?
林胜泉抬起头来,目视着李养纯问道。
“第二条路往何处走?”
李养纯沙哑的声音从黑暗之中传出。
“西北。”
“西北?”
林胜泉微微一怔,从宁羌州往西北走确实有路,这条路不是通往别的什么省份,而是通往汉中的腹地,通往他们原本就决定的目的地——沔县。
“西北……去不得吧……”
正巧一阵寒风吹来,林胜泉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陈望把他们赶到宁羌来自然是有其谋算,不会让他们轻易乱窜。
他感觉他们要是往西北去,恐怕又会遇到官兵的伏击或则是拦截。
“确实去不得。”
出乎林胜泉的预料,李养纯最后竟然是附和了他的话语。
“官兵恐怕已经先行前往西北切断了道路,我们去不了沔县,那个陈望想要把我们困在宁羌之中……”
李养纯的眼睛在黑暗之中亮的可怕。
“摆在我们前面的两条路都是死路,我们其实根本没有选择。”
“唯一的生路,其实是留在宁羌,留在这处林谷……”
李养纯缓缓站起了身来,他的眼神投向着林谷之外。
……
沔县,地处汉中府腹地,汉中盆地的最西西端。
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双方在汉中爆发激战,其中定军山之战等一系列战事就是在沔县的周围所引发。
定军山位于沔县的东南方约有十余里,不过这里所说的是广义的定军山。
广义的定军山属大巴山脉,其脉自高庙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
自石山子至当口寺东西逶迤十余公里,统称定军山,山势绵亘,峰峦起伏,宛如游龙戏珠,故称“十二连山一颗珠”。
狭义的定军山其实是这十二连峰的主峰。
作为主峰的定军山海拔有八百多米,最为高耸。
这里曾经是汉军的屯兵地,东汉末年为了争夺汉中,刘备率军强渡沔水,直插定军山,占据了定军山有利的地形,曹军夏侯渊部来争,定军山之战就此打响。
但是时隔上千年,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如今的定军山中不再有大量的驻兵,这里的山林已是重新繁茂了起来。
站在山顶,一切的风景都被陈望尽收于眼底。
“定军山……”
陈望手执着马鞭,站立于一块石碑之前。
石碑上书四字——“古定军山。”
陈功和胡知礼两人跟在陈望的身后近侧,而赵怀良和唐世平则是带着数十名甲士远远的站在四周。
“李养纯、林胜泉现在在哪里。”
陈望微微偏过头,向着一旁的陈功问道。
“李养纯、林胜泉两部如今屯驻于宁羌州东南部山岭之间,占山建寨,似乎要想要固守。”
陈功上前了一步,低声说道。
陈望微微颔首算是明了,李养纯确实是一个聪明人。
陈望的目光在石碑之上只是停留了些许的时间,便转移到了山北。
山北沃野广漠,陇亩平畴,阡陌纵横,村舍俨然,从山顶眺望,可以清楚的看到沔县的城郭。
汉中府虽然也属于陕西省,但是却一直没有遭受多少的旱灾侵袭和影响,因此这里的百姓仍然能够活下去,秩序仍然还能够保持。
山南群山纷错,有清流萦带的养家河,也有不少的房屋农田。
在山南有一个天然锅底形的大洼,应当是记载之中“可屯万兵”的“仰天洼”,这里如今也成为了百姓的聚集之地,一眼扫过零零散散,但却竟有百户之多。
“汉中……”
陈望握紧了马鞭,辗转千里,一路纵横,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汉中府内……
没有人可以明白他现在的心情。
现在已经是崇祯八年十一月,这个时候流寇声势浩大,号称百万之众,在高迎祥的带领之下他们练练取胜,数败官兵。
很多的人已经开始心怀野心,回望西京,想要建立起一个国家与明帝国分庭抗礼。
只可惜,也正是这个时候卢象升进入了河南,大量的边军被调入腹地平叛。
等待着他们的并非是什么光明的前景,而是无尽的黑暗。
崇祯七年和八年是流寇最初的兴盛期,但是紧接着九年、十年、十一年则是属于他们的至暗时刻。
这个时代的明帝国虽然已经衰败的不成样子,但是它仍然是这个世界最为庞大的国家。
祝大家新年快乐,岁岁平安,永受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