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带着淘宝去快穿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22章(1 / 1)

作品:《带着淘宝去快穿

“那……”

张伟转移话题道:“我如果去了顾家生产队厂里,你这边的临时工还做不做?”

“当然得做,不过这房子还是还给大姐吧,钱能省点是一点。”

张伟想了想,道:“要不,咱把稻香大队的房子卖了吧?在顾家大队重新买个,把孩子们也接过来,然后找你大姐把户口迁到顾家大队,在顾家大队赚工分。有时机的时候,就去城里做临时工?”

李秀玉一合计,“这是个办法,能省不少功夫呢。”

将这一决定告诉李秀英后,后者也点头道:“这主意不错。”

李秀英还给这傻妹子透了个底儿,“咱大队不是发展起来了吗?村长估摸着想用以前绝户留下的旧院子修葺翻,各家各户出点凳子桌子,建个小学。我晓得你家那口子不是安分现状的,不想亏待了孩子们。到时候户口迁到顾家大队,内部上学条件肯定要比其他大队的娃儿要优惠些。”

李秀玉双眸一亮,“真的吗?姐。”

爹娘奋斗是为了啥?还不是希望子孙后代能享福,能过上好日子。

“当然是真的,只是这迁户口的事……”

李秀玉咬了咬牙,“姐,要是你不嫌弃,你这儿缺啥,我每个月给你送来!”

“咱俩谁跟谁呀,放心,用得着你的地方,我一定不会跟你客气的。”李秀英笑得眉眼眯成一条缝。

第177章赚外快

顾家生产队确实决定再建所小学,之前因为顾长亭的缘故,找不到适合的老师,搁置了,但近几年,自愿下乡的知青多了。这些知青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能做什么?得给这些知青找些轻省的活儿才行。

所以小学的重新建立得立刻执行起来。

这事,村长联合支书来找李秀英说过,当时顾长亭还在,顾长亭的原话是:“可以是可以,但老师文化程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你想想,小学的知识,但凡一个小学毕业的,谁不行?但人品过关,对孩子教育问题很重要。”

这话深得村长的意,“我看,到时候给你们夫妻俩留个名额出来。”

李秀英忍不住笑道:“村长太客气了,我和亭哥这都不在大队常驻,您还给留着名额啊?”

村长也是想留住这俩座佛,想让大队发展起来。

没想到现在还真派上了用场。

李秀英继续给刘秀玉放长线,“其实,要大师傅实在不收第二个徒弟,我这里还可以让村长多关照关照,当上大队小学老师也说不定。”

“这,我哪行,不行不行的!我才读了几天书,真当小学老师了,得给人留多少垢话啊。”

李秀英耸肩:“也只是提议,既然你没那个胆,我也不勉强你。”

李秀英:“学历又怎样,我学历不高,照样拿到初高中文凭,在妇联上班,你别妄自菲薄。”

“我哪能跟大姐比……”

李秀英最不喜欢她这种自卑的样子,所以没再劝说对方。

张伟一家的户口在李秀英的帮助下,顺利迁到顾家生产队,还通过村长买了处院子,修葺番还是能住人的。

顾家大队不是没能生的妇女,但一口气生了七个男娃,谁不议论着李秀玉长得有福气?一听说李秀玉是李秀英的亲妹子,那态度更热情了。

何敏那边还没生,即便生了也要坐一段时间月子,李秀玉每天早上起了个通天亮,徒步去县城,晚上即便见了顾大爷的牛车,也只敢打打招呼。

顾大爷见状,挥舞着手中的鞭子,“大妹子,你快上来吧,你姐都跟我打过招呼了,况且我一直受你姐关照呢。”

见牛车上其他人都看着自己,李秀玉只好爬上牛车,问顾大爷:“大爷,你刚刚说我姐经常关照你?”

顾大爷笑起来满脸的褶子,头发也花白了,但听力不差,道:“是啊,以前你大姐没钱的时候,就塞给我个鸡蛋,现在出大队了,每次回来也不忘给我带点东西,我孙子也受她关照呢。”

这话说得的确没错,不过李秀英的本意是,家里万一出个啥事,自行车也停摆,这还不有顾大爷的牛车嘛,不过现在家里有了轿车后,习惯依旧保留了下来,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李秀玉笑着应:“我姐就喜欢口是心非。”每次看她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不还是私底下让人关照自己?

回到大队,大娃相当于一个壮劳力,和大队里其他人下地干活,二娃三娃负责家里家务,四娃五娃则赚点微薄的工分顺带带俩个小的。家里基本不需要李秀玉夫妻俩担心,以前还需要让邻居多照看照看,现在到了李秀英婆家地盘,似乎连关照的话都省了。

“娘……”七娃扑进她的怀里。

李秀玉问道:“你们爹呢?”

“爹去山里了。”

现在家里口粮不缺了,是时候为孩子们奔前程了,所以张伟一下班就带上保命的工具摸进了深山。

有了李秀英这条线,即便狩猎到好东西,张伟也不必去黑市冒险,打着走亲戚的旗号,把东西往李秀英那儿一搁,按照黑市的价一收,银货两讫。

价格上,一开始张伟想比黑市的价格低些,大约是李秀英良心发现,觉着这对夫妻大抵也不容易,这才将价格和黑市调至成一样。

张伟在深山还撞见了顾三叔,他吓得一个哆嗦,“厂、厂长?”

顾三叔打了个嘘声,“你没看到我,我也没看到了,明白?”

张伟这才稳下来,看了眼顾三叔手里血淋淋的兔子,后者憨厚一笑,解释:“我爱人最近想吃点肉,可你也知道,供销社肉还是千金难求,只能来这后山冒冒险。”

张伟:“孩子们总得上学,但家里实在吃紧,我也来冒冒险。”

都是为了家庭的俩男人心照不宣。

分别后,张伟收获了一只野鸡,趁着没死寂,连忙往县城里送。

李秀英收到的时候,这只野鸡还留着一口气,她又扫了眼张伟布鞋上的新泥,道:“你可真牛气,徒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