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带着淘宝去快穿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73章(1 / 1)

作品:《带着淘宝去快穿

家里孩子一年年长大,个子也窜得快,李秀英在淘宝上买了棉服,抽出里面的棉,缝在从供销社买的布料里。

经过李秀英的抽空研究,她会简单缝制衣服了,家里也购置了台缝纫机。淘宝上买的都是家用电动的,需得顾长亭在场利用他的雷系异能,如果用当地电量,每个月得多缴不少钱,非常不方便。顾长亭做副厂长第一年年底,厂里就给发了张缝纫机票,夫妻俩这一合计,缝纫机就通过黑市的刀疤给抬回了家。

抬回家第一天,家里孩子都快乐疯,尤其是狗蛋,到处炫耀家里有缝纫机了,让李秀英恨得,当时在做饭,闻言,手中的大勺子差点没控制住。最后狗蛋又被送去爷奶那儿反省了几天。

家里孩子至少得有十件衣服换洗了,几乎做得相同,让人分不清哪件是哪件,以假乱真,让旁人瞧不出她家“奢侈”,毕竟这年头,大人有件换洗的都难,更别说小孩了。

夏天衣服,李秀英给兰花花做了小裙子,虽说不露胳膊不露腿,头上还夹着蝴蝶发卡,但心机的她做了稍微的收腰,袖子也打了笼口,裙边给弄成蕾丝,颜色虽说是深蓝色,但胸口秀了几只小小的白色海鸥,这一出去,不得亮瞎旁人的眼?

很多人跑来问裙子咋做的,李秀英就说瞎捉摸,旁人又问那几只海鸥谁秀的,李秀英立马将孙红梅推了出去。

刺绣还真是孙红梅弄的。

她以前不知道孙红梅刺绣手艺这么好,那天晚上在琢磨,小裙子胸口秀海鸥这也太难了,空有想法实操不会的典型。

闻言的顾长亭道:“孙红梅别的本事没有,不过这刺绣不错,原主小时候猴得很,新买的衣服经常剐蹭,就被孙红梅拿去,隔几天给原主的时候跟新的没差别。”

李秀英这一合计,刺绣的活儿就落在了孙红梅身上。

将这些前来打探的人推给孙红梅后,李秀英还提醒孙红梅道:“娘也知道咱家现在有三个吃商品粮的吧?”

“废话。”孙红梅翻白眼。

李秀英:“特别是亭哥,现在还是副厂长,一旦出了啥事,咱一家都逃不了干系。”

孙红梅皱眉,“你究竟想说什么。”

“我的意思是,咱不能干资本主义的买卖,这可是违法的。”

孙红梅还真这么打算过。

被李秀英这么戳破后,孙红梅心底一阵绞痛,仿佛损失了大把钞票。

“那他们来,我总不好拒绝吧?不拒绝,难道做白工?”

“当然不能做白工!天下可没白吃的午餐,组织上说过,不劳而获是走资派的作风,咱也不能干!”

“那,你的意思是?”

“但咱可以用劳动力换取生活所需啊。”李秀英徐徐诱之,“以物置物,娘听过吧?”

孙红梅终于开窍了,“理解了理解了。”

李秀英笑眯眯的,问道:“对了娘,你这门手艺上哪儿学的?咋没听过呢。”

孙红梅刚想开口,立马捂住了嘴,到时候一旁抽旱烟的顾富英道:“你娘以前是做绣娘的,年轻的时候还随长辈去过宫里。”

“哇哦。”李秀英惊奇地看向孙红梅,满眼的不可置信。

孙红梅被她眼神给刺激的,挺了挺胸脯,“咋,我不像?”

李秀英从善如流道:“是不像,爹这话,娘世家也挺丰厚的,也去过京都见过大世面,现在怎么……”跟个市井小民似的。

后面的话,李秀英保留了,怕真把便宜婆婆气死了。

孙红梅骄傲道:“那叫你失望了,我还真见过大世面。”

李秀英笑道:“娘您可真逗,您家要是大家族见过大世面,咋没裹脚?搁这儿糊弄谁呢。”

孙红梅浑身抖擞了下,“当然是我家疼女儿了,裹脚多难受啊,你看大队里裹过脚的小老太,门缝都出不了,得靠家里儿子和男人养活,谁晓得她们到底过的啥日子。碰到不孝顺的,男人不疼的,那且不是死了都没个收尸的?组织上说得对啊,封建害人啊。”

“组织还让大家伙儿别重男轻女呢,娘你听进去了吗?”

孙红梅撇过头去,生生着重避轻道:“那我也没扔了女娃吧?你看前几年,饭都吃不上那阵子,哪些不是生了女娃就扔,淹死掐死的都有,隔壁村还出现易子而食呢,这些都是被亭子给闹大的,你也应该很清楚的。”

这也是李秀英没放任俩口子没管的原因。

原生的饿死不仅有俩口子的原因,原生自己也有问题。在顾长亭受伤期间,俩口子没放任他们不管,那刻就决定了以后生活的牵扯。

不过对于李秀英无碍就是,反正跟着他们生活,被气的只有俩老口。毕竟李秀英夫妇不是亲生儿子儿媳,不把情感当真,可孙红梅和顾富英就不一样了……

顾富英打断道:“今儿个你来,是有啥事?”

“欸,没啥大事,我娘家娘不是快不行了吗?让我回去看看,亭哥又得出差,狗蛋和兰花花我只能往你们这儿送了。”

“???”你亲爹快不行了,这还不是大事?!

第139章跟你拼了

待李秀英走后,孙红梅忍不住浑身打了个颤,“她对她娘家爹都这么狠,心肠可够黑的。”

顾富英眼神意味深长道:“对咱,该给的还是给了的。”

孙红梅庆幸道:“还算她有点良心。”

有点良心的李秀英,隔天就将俩孩子给送到了孙红梅那里,骑着自行车,慢悠悠地往娘家方向赶。

能不上班,还能不看到狗蛋那皮猴子,李秀英觉得李贵仁这次病得可真是时候,所以前去吊唁的钱都封了双倍……等等,人还没死,不叫吊唁,那叫?看望?

李秀英仔细琢磨了下,觉得自己用词在理。

一家几个兄弟姐妹,除了偷渡去了港城的三妹李秀立,几乎到齐了。距离上次见李秀玉隔了有段时间了,对方一如既往地瘦,但眸子里闪烁着神采,想来,生活应当过得不差。

看到李秀英,李秀玉就跟鹌鹑似的,掩了眸底的光彩,“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