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未卜先知(4 / 5)

作品:《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他很确定地说道:“所有能开展生产工作的程序都已经在进行工件储备了,就等开春正式生产”。

“标准件搭建模式?”

安德鲁有些意外地看了徐斯年一眼,随即把问题抛向了李学武。

李学武则是微微一笑,看着大海说道:“就像生产汽车一样,我们要快速地生产船舶”。

“可怕~”

安德鲁微微摇头,问道:“就算你的船坞足够大,渔船足够小,六台、十台船舶同时开工,又能多快?”

“您应该相信我们”

李学武笑着指了指船坞周围铺设的电缆设施,以及高高吊立的灯塔道:“在您看来一天有24小时,可在我们看来,一天只有24个小时”。

“不可能的~”

安德鲁脸色趁着地摇了摇头,道:“你不能安排工人24小时不间断施工的”。

“为什么?”

李学武笑着摊了摊手,道:“限制我们的可以是机械设备,可以是技术能力,但绝对不是努力”。

“不!不是努力的问题!”

安德鲁微微摇头道:“你要知道,夜间施工的效率低下,超时工作对工人的身体、机械的本身也是一种负担”。

“这都不是问题”

徐斯年坚定地说道:“我们有计划地安排了三班倒工程管理模式,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作业”。

他手拍了拍码头上的铁栏杆,抿着嘴坚毅地说道:“时间不等人,造船厂这艘大船必须开动起来了”。

轧钢厂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开工时间,但造船厂这边每过一天,身上的压力都要加重一分。

尤其是来自于李学武的压力,他不止一次地在催促着造船厂早日实现第一条龙骨的铺设工作。

这个冬天,造船厂之所以不间断地施工,更是已经开启了部分机加工生产,就是李学武的要求。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设备给设备,要材料给材料。

只要造船厂需要的,只要轧钢厂能调动的,李学武都给了徐斯年。

现在全部的压力都在徐斯年的身上了,什么时候见着第一条船下水试航,才是他松一口气的时候。

所以不间断施工是营城造船厂自己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

原计划三千人左右的工厂,现在已经在报批增加到八千人,甚至是一万人的大型造船厂。

来自于滨城造船厂的先进经验告诉他,要想快速实现生产,在当前机械设备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必须码人。

熟练的工人是需要时间和工程量来磨练的,新船厂在这方面更是挑战。

营城造船厂第一批选出来的技术工人已经前往滨城造船厂学习锻炼去了。

下个月会组织第二批、第三批,甚至是第四批……

徐斯年给安德鲁将了营城造船厂的技术储备能力,主要来源于船厂本身,其他包括滨城船舶、轧钢厂、炼钢厂,还有华清大学等等。

而人才培养和机械改造能力,更多的要依靠船厂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带动新的机遇,创造新的能力。

安德鲁听后沉默了许久,微微叹气道:“就算是如此,可我的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不可能24小时倒班工作的”。

他看了看船坞里勘查现场的队伍,很是认真地说道:“在西方,这种劳动程度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很理解发展中国家的诉求”。

“但是”

安德鲁微微摇头道:“我们公司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并不强求”

李学武笑了笑,对着安德鲁说道:“我们更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包括现在的船厂,乃至是炼钢厂、轧钢厂、汽车厂等等”。

“我只能说,你们的未来一定不可限量”

安德鲁太满意这种劳动和管理模式了,更满意工人的这种发展诉求。

在他的工厂里,要让工人如这般工作,他是要上绞刑架的。

甭说会被行业抵制,就是造出来的船舶也会被社会所抵制。

西方世界不允许有卷王的存在。

码头上气氛一派祥和,互相敬佩,码头下的船坞工区就没那么的和谐了。

吉利星首席工程师态度很是激烈地在翻译的帮助下跟造船厂副总工程师赵宏图讨论着他们要用哪个船坞作为游艇生产专用坞,方便接下来的设计施工和改造。

营城造船厂有三大一小四个船坞,按照赵宏图的意思是给他们小的,方便游艇施工。

可大卫并不同意,他想要个大的,这样可以多艘船舶同时施工,快速且方便,节约工程时间。

安德鲁听着下面的争论,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学武一眼。

而李学武却没管下面技术人员的争论,手指点了点停在远处码头上的那艘豪华游艇,问起了意大利的造船环境。

“其实是不如你们造船业这么健康的”

安德鲁有些无奈地摊了摊手,介绍道:“意大利的海岸线虽然没有你们国家的长,但造船厂一定比你们国家的多”。

“我不是在攀比和骄傲”

他抬着眉毛认真地看着李学武问道:“您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理解,竞争激烈嘛”

李学武微微一笑,道:“就像你们发达国家胖人多,但大多是穷人,不健康,瘦人少,可却是富人的专利,正好在我们这反过来了”。

“哈哈哈~”

安德鲁笑着摆了摆手,虽然这么说很意外,可他仔细想想,好像还有那么点儿道理。

他说内地造船环境健康,竞争压力小,可不就是因为内地现在缺少造船能力和发展潜力嘛。

说一个字,穷,并不过分。

意大利很富有了,但却是船厂臃肿,竞争激烈,成本居高不下,造船环境不健康了。

他微微摇头,苦笑道:“你知道我父亲送我这艘游艇的目的吗?”

“其实是无奈之举!”

他很是叹息了一口气,点头道:“如果不是竞争压力大,我又何必千里迢迢的来亚洲发展,又要与你们合作呢,对吧?”

“呵呵,有利有弊吧”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竞争激烈代表了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谁先掌握了先进技术,谁就赚第一笔”。

“就是这样”

安德鲁点点头,手指点了点机加工车间道:“像你们这般造这么大的车间,我是不敢想的,太浪费了”。

他转回头看着自己的游艇说道:“我们家的造船厂更多资金都用在了技术研发和优势领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