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三更合一)(5 / 5)

作品:《我家山头通现代[六零]

他这头儿挣了钱,偷偷的留下,心情还不错。

田二嫂:命苦啊!

但是看看老三家两个不着调的,又觉得自己儿子还是好的。

总之,这大家都喜气洋洋,他们家却不是这样。而这个时候大家又听说,田宝山,哦不,雷启韫给他亲生父母所在的村子修了路。一下子又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原来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扫把星,现在就觉得,他们自己才是睁眼瞎,看不出金娃娃的真身啊。

这样大好的机会放在面前,却没有把握住。

虽然老百姓都没有大学问,但是也懂的,这路是多么的重要,路好走,他们村子的机会都比别人多。雷启韫修了路,可是给大家创造为了更多的机会。

别说是他们丰收村,别的村子也是一样,多少个人都感慨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有收养雷启韫啊。如果自己当年收养了这个孩子,现在发财才的是不是就是自己了?

这么一想,真是心都揪起来了。

别看他们在家乡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儿”,但是多少人因此惆怅又难受啊。

人品好的是真的觉得太幸运,他们当地出了这么个能人;而想要不劳而获的,只觉得自己怎么就没有沾上这个便宜呢。愁的苦哈哈,小苦瓜一样了。

丰收大队的学校盖好了,田狗子又领着大家去别的地儿干活儿,倒是做的还不错。而大家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打工”的机会,而格外的高兴。

戚玉秀并没有一直留在本地,这头儿有县高老校长还有戚大宝在,所以戚玉秀还是并不担心的,倒是深圳那头儿,她要忙活的还真是不少。

说起来,戚玉秀本来觉得盖一所学校很贵,现在看所需要的费用,心里有了底,也放心了不少。

她已经想过了,再给孩子们捐赠一些用得上的学习用具,不说像城里孩子那样,但是也希望他们能多一点出路和机会。那些城市里的学校,不用她多想,但是农村这些,她希望自己能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

别看戚玉秀一直没有留在本地,但是也算是亲力亲为了,像是同样搞捐赠,宝山就并没有回来,他委托了他的助理过来,他的助理艾伦亲自过来谈的,艾伦是歪果仁,做事情的方式方法和国内又并不相同,凡事儿都要落实在纸上,各种标准也都说的清清楚楚,虽然不亲力亲为,但是各个方面都要求透明公开。

他们这次投资一百万修路,其中包括几个路段,包括丰收村主路段至公社;还有就是宝山亲生父母所在的后山村的主路段和通向公社路段,同时包括公社路段至县城路段,以及县城路段至市里路段,这几条路是互相通的。

其实现在也有一些国道,但是他们这吉省的小山村小县城,甚至他们市都不是省会,这就是相当大的贡献了。而宝山捐赠修路,唯一的要求就是立碑标注捐赠人。

他要求的捐赠人包括四个人,他已经过世的奶奶,还有亲生父母以及当初的养父田大,也就是学名田思维。

这点要求,自然没有人不愿意,就标注一个捐赠人就捐款一百万修路,这谁不干啊。要知道,他们市里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多。

这可是给当地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儿,要知道,要想富先修路,这话是一点也不假的。

从上到下,无人不知。

这样相当于这一条线路都多了竞争力。

除此之外,除了这条路能为他们市带来的竞争力,还给他们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岗位,虽然算不得长久,但是也能让很多人家都赚一笔了。

毕竟,工地需要人,修路也需要工人。

而且现在并没有什么人会搞捐赠,所以雷启韫还有田家这么搞,市里是大力宣传的,也希望能够带动一些从本地走出去的人。尽量为家乡做一点贡献。

不止本市新闻,包括报纸之类也都大幅度报道了这个消息。

现在是个人均四五十工资的年代,万元户都是少见的,一提出来,那是人人都要羡慕的。而这头有人捐赠这么多,什么三十万建学校,一百万修路。

这都是令人觉得像是玄幻消息。

这,太难以想象了啊!

可是,虽然难以想象的玄幻,又让大家觉得莫名的激动,毕竟,别的地方可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但是他们这里就是有的啊!而这么厉害的人,是他们这边走出去的。

别看大家都知道田思维,但是也是人人都知道,他本人早就不在了,这些都是他媳妇儿和儿女做的。

一些当老子的想一想,真是感慨这人虽然早早走了,但是也是幸运的。

一般人家当家的走了,媳妇儿那么年轻有几个不改嫁的呢。

而这,不仅没有改嫁,还成了什么知名企业家,儿女也各个都有出息。可不是令人羡慕的不行。

人就是这么奇怪,田大明明早早就走了,人人都说他命不好的,但是现在又人人都说他命好。还有更多人都感慨后山村幸运,雷启韫甚至都没在那边住过,他却愿意帮衬村里人。

村里人自己也不好意思,但是宝山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不管他自己本人有没有在这个村里住过,当年他奶奶一个孕妇来到这里,还是被收留了的。后来他父母不在了,确实在村里也没有近亲了。

而老村长也没有不管他,任他自生自灭,他是最困难那三年出生的,那个时候死了多少小婴儿,太困难了根本养不住。可是村里还是帮他找了人家,已经十分厚道了。

而且,如果不是村里人帮忙认真打听,他也没有缘分来到田大和戚玉秀家。

这个情,宝山是领了的。

正是因此,他为家乡做点贡献,他是愿意的。

他们这头儿简直热闹的如火如荼,甚至市里的人最近的话题都是这些。不过更多人都感慨,果然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如果戚玉秀没有送孩子念书,那么是不是现在,就截然不同了?

正是因为读书好,所以他的儿女才都有出息。

也有人讨论的是,命运真是很难说,谁曾想,父母双亡的孩子会有这样的际遇。

这件事儿在本地闹得十分热闹,然而话题中心的几个人都不在当地,都在各自忙碌。

不挣钱,哪儿有钱做这些事儿啊。

赚钱,也很重要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