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一十九节 电池和计时(3 / 3)

作品:《临高启明

王洛宾也不想改格林尼治时间,现在他们手里最精确的时间就是丰城轮上的航海钟上的格林尼治时间,自己改成临高时间的话,恐怕就不会有这个原始时间这么精确了。

“我们要在临高设立一个天文台。”王洛宾说。

设立天文台的意义当然不是观察哈雷彗星或者看看哪里有外星生命的迹象,穿越集团的这个天文台的基本用途和古人一样,主要是为了精确的历法和时间服务。

“不仅是天文台,还有气象台。”马千瞩提议,“气象预报对我们很重要。不仅要有气象台,还得建立一个气象监测的网络。”

“还有水文站。”文徳嗣想起了燕雀志和他提起过,要收集临高的主要河流的水文资料,起码也得在文澜河流域建立全流域观测站。

“好吧,这事情算是系统化的长远规划。”文徳嗣把大比例临高地图摊开,“天文台可以设在高山岭地区。”

“这地方不是准备搞畜牧业吗?”

“除了畜牧业,天文台、气象站也可以过去。我提议把高山岭地区作为我们下阶段的建设重点。”文徳嗣说,“把我们的科研机构和资料库搬迁到山区――便于安全保卫,敌人一旦发动进攻,百仞城很可能会变成战场――四面平地,我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防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临高的台风。到目前为止,穿越集团还没尝试到台风的滋味。根据几个业余气象人员的警告,夏末秋初正是临高遭遇台风袭击的高发时期――虽然临高是海南岛沿海遭遇台风比较少的地区但是台风的威力也不可小窥。每每引起水灾。穿越集团的主要基地不是在港口就是在河边。很容易遭灾害。高山岭地区的风灾损害就要小得多,也不容易闹出水灾来,至于泥石流,大图书馆的人查遍了资料,还没发现高山岭地区有这样的记载。总体来说,是个安全的地方。

高山岭有丰富的水源,自然环境良好,气温也比文澜河流域要温和。地质条件也非常稳定――在深挖洞,光积粮的时代,当地驻军就在此地挖掘过大型战备洞窟,高山岭作为穿越集团的战略储备基地有一定的可行性。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