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天下大吉(2 / 2)
作品:《黄天之世》而他收到的只有徐州增援过来的六千战兵,现在才刚刚走到北海国。
兖州方面,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只有泰山郡调集了六千多军兵表示可以在需要的驰援青州。
中央除了运来了一批兵甲之后,根本没有了后续。
水师的惨败,震动了整个陈都。
曹操也没有办法向着小皇帝要求派兵支援。
孙策的战死,如今犹如一层阴云一样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使得青州汉军士气大减。
受到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是孙策麾下丹阳兵,还有带来的徐州军、扬州军。
曹操甚至因此没有处罚周瑜,而是让周瑜接管了孙策的部曲,他根本没有办法掌控正处于压抑气氛之中的扬、徐两州的军兵。
鲍信的身死,让曹操暴怒无比。
曹操和鲍信两人算得上的发小,从荥阳之战到后面的反出刘岱,鲍信都一直跟随着曹操的脚步,可以说他和曹操甚至亲如兄弟。
曹操悬赏寻找鲍信的遗体,最后仍旧没有找到。
最后曹操命工匠用木头刻出鲍信的模样,亲自为其下葬。。
于禁被直接降为了军侯,剥夺了指挥的权力。
曹操派遣了曹仁接替了于禁的职位,镇守北海郡的下密城,防备东莱郡的明军。
这一切并不算完。
让曹操感到最为棘手的,其实还是臧霸。
臧霸当初投降之后,并没有被追究责任,因为臧霸麾下还有不少的兵丁。
为了显示宽厚,汉庭一直没有去动臧霸,甚至也没有剥夺臧霸的官职,还保留了其带兵的权力。
如今臧霸就屯驻于乐安郡的临济,麾下有整整五千的兵马,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臧霸之所以不能动,是因为一旦动了臧霸,那么其他再想投降,看到臧霸的下场恐怕会感到恐惧。
所以汉庭才一直没有动臧霸,甚至有些放任,为的便是千金市骨。
曹操紧锣密鼓的安排着各种青州州内的事务,而平原城如今集结着的明军就像是一把悬在其头顶的利刃,不知道何时落下。
不过马上,曹操便不需要再担心平原城的明军了。
因为许安已经从东莱郡重新返回了平原城中。
此时的平原城外,肃杀之气弥漫。
平原城外,一阵接着一阵的军卒已经在官道之上排列整齐。
虽然阳光耀目,秋风肃杀,但并无一人有半句的怨言,并无一人发出其他的什么响动。
官道的旁侧修建着一处高台,这里的高台正是给许安所预备的宣讲之地,也就是校阅台。
许安将要登上这里的校阅台,做最后的动员,并站在校阅台上,检阅所有的军队。
高台之下的官道之上,数以千计的明军军卒排列着整齐的军阵,站立在其上,皆是整装待发。
入目之处,整个官道之上皆是身穿赭黄色衣袍的明军,一眼望去犹如金龙一般雄烈。
密密麻麻的枪戟汇聚成了一片一片的山林,层层的旌旗几乎遮蔽了他们头顶的天空。
朔风吹袭,旌旗摇动。
在一众全副武装的腾骧卫护卫之下,许安骑乘着战马向着校阅台缓缓走去。
许安身着着罩甲,外罩着一身赭黄色的战袍,头戴太清鱼尾冠,显得威武十分。
阎忠、许攸、贾诩、龚都、徐晃、麹义等将校高官皆是跟在许安的身后,一起而行。
伴随着许安大纛旗的出现,官道之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狂热了起来。
“万胜!!!”
呼喊声响彻行云,众人的眼前皆是舞动的旌旗。
许安从容的走上校阅台,这样的情景,他已经经历了无数次。
看着官道之上,一张又一张望向他的脸庞。
许安的心中也泛起了别样的情绪。
当初他在鹿台山上,也是站在台上,向着台下的宣讲。
但是他看到的是一张又一张木然无比的脸庞,毫无生气……
但是现如今,他见到的却是一张又一张,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脸庞。
“咚!”“咚!”“咚!”
黄天战鼓浑厚的鼓声缓缓响起,整个官道之上欢呼声也跟着一起达到了最大。
那呼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了整个云霄。
随着黄天战鼓声的落下,四周已经是变得无比的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许安的身上。
许安俯视着官道之上一众排列着整齐无比的军卒,赭黄色的方块整齐而充满杀气。
他看了一眼放在身前矮台之上的稿件。
矮台之上的檄文写的四平八稳,慷慨激昂。
但是那檄文之上的所书写的话,对于寻常的兵丁、寻常的民众来说却是晦涩难懂。
这份檄文若是传到汉庭之中,确实可以激起一番波澜。
但是却不适合作为南征之前的动员。
许安拿起了矮台之上的文书,将其翻面缓缓盖住。
身后阎忠、徐晃等人皆是为之一愣。
许安闭上了眼睛,握紧了腰间的雁翎刀,深吸了一口气。
他的思绪重新回到了中平元年的广宗城中。
他不准备照着稿件来宣讲。
“苦难。”
许安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腐败。”
“欺凌。”
许安的声音随着铁质的扩音器缓缓传播至远方。
“饥荒。”
“灾荒!”
负责传音的力士微微一怔,但是还是尽职尽责的传递着许安的话语。
“我等小民饱经苦难,官吏腐败横行,肆意欺凌我等。”
“我等不过是贩夫走卒,农人兵丁,贫无立锥之地,不为大汉天子所知!”
“对于高高在上的大汉天子,不过蝼蚁。”
“官兵称我等为蛾贼!!!”
“天下大旱,颗粒无收,而赋税益重,只因宦戚权贵骄奢淫逸,贪婪享福!”
“我等贫无立锥,手无寸铁,唯有人多势众。”
“今我等裹黄巾聚众而起,定当革天命于世间!”
“汉室气数已尽,黄天必将取而代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