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微调一下配方(1 / 3)
作品:《我的系统不正经》铜和铁,在烧制瓷器之中,特别是釉色呈色的过程当中,往往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但是在孔雀绿釉瓷当中,铜是关键,而不是铁。
华夏古代的孔雀绿釉中,一般只含有少量三氧化二铁, 而且含量都小于1%,对釉色影响很小。
现代研究证明,清代以前北方烧制的孔雀绿釉,还含有大量铅和少量乳浊剂二氧化锡。
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二氧化锡的出现与铜有关。
在清代以前的孔雀绿釉中,如果釉中铜含量较高时, 一般都会有锡出现,反之亦然。
这说明,锡可能是当时采用冶炼青铜时, 所产生的氧化铜渣皮作为配料而带进去的,而不是特意加进去的。
青铜是铜锡铅合金,清代时由于青铜生产已由黄铜和紫铜取代,黄铜和紫铜冶炼时产生的渣皮主要是氧化铜,不含锡,所以化学分析的结果没有发现锡。
前面已经谈到,孔雀绿釉有时有点偏蓝,一般认为,蓝色是由于氧化钴造成的。
但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北方早期烧制的个别紫蓝色法华彩,含有约%的氧化钴外,多数孔雀蓝中都没有钴。
早期烧制的紫蓝色法华彩除了氧化钴外,还含有少量氧化锰,这是采用钴土矿作为氧化钴来源所造成的。
孔雀绿釉属于二价铜离子着色,必须在氧化焰中烧成,烧成温度为950~1000℃。
研究明白了这些, 最起码孔雀绿釉和孔雀蓝釉, 就不愁烧制不成功。
更何况, 陈文哲还看了清代孔雀绿釉官窑瓷器的烧制全过程。
知道怎么调配,可使用的原矿材料不同,最终会调配出什么效果,就没法说了。
还有,最终的烧窑工艺带来的效果,也肯定是不同的。
所以,这一次还是要试烧。
试烧,就需要先试探着多做一些,这样才能知道各种情况之下,到底会得到什么样的效果。
多做,不是随便做,这一次陈文哲打算跟先前一样,要做就把最好的古瓷,都仿一遍。
而孔雀蓝釉瓷器,烧制的最好的肯定是明清时期。
明宣德时已能生产这种色釉,正德朝孔雀绿较为著名,清代康熙朝此釉烧制曾盛极一时。
光绪朝绿釉器在晚清享有盛誉, 包括孔雀绿、瓜皮绿、松石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