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办个枕头厂(1 / 2)
作品:《九零我靠盖楼发家致富》《圣经》上马太效应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换成《道德经》,说法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管怎么描述,道理都是一样的,强者愈强,弱者越弱。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好事会追在他屁.股后面送上门。
人家也能接得住。
像鸿安镇供销社,他们尝到了网络营销的甜头,在这个新生行业里摸石头过河居然还逮到了条大鱼,自然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收购荞麦和紫薯?没问题。眼下正是网店被万千网民围观的狂欢期,几乎他们摆什么东西上网,都有人感兴趣。甚至连当地妇女手工制作的虎头鞋,小孩穿的那种,都有人追着问,想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想充实货源。陈老板主动帮忙穿针引线,还承诺会购买农产品,他们自然愿意承接。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供销社的负责人朱主任还主动承诺会将附近的十里八乡都走个遍,到时候多筛选出一批可以摆在网上卖的特产。
陈凤霞提醒他道:“只要能运出去的东西,都能卖。吃的穿的用的,但凡生活里可能派上用场的,旁人自然也可能需要。”
朱主任点头,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我们这里干货也不少哦,腌货也有好多,老板你要不要长期收购?大客户,我们给优惠价唗。”
陈凤霞也大方:“行啊,实不相瞒,我有朋友开饭店也有朋友在菜市场搞门面。你的东西要是好,就不愁没人要。像这个花椒,现在酸菜鱼受欢迎,你就能卖出去。像你们这里的泡菜,要是能够密封包装好,也会有人愿意买。”
这人相当认真,直接拿出了本子开始认认真真地记录陈老板的建议。
搞得陈凤霞都感动都不行,总觉得自己要是不多做点事,简直对不起人家这种赤诚的态度。
她想了想,说到了关键词:“现在等邮局汇款单过来再发货太慢了。我过来之前了解过,眼下银行也有网上服务,插着u盾,在电脑上便可以实现操作。我们网站方面正在跟银行谈合作。到时候这事如果成了的话,咱们最好可以试着用电子银行进行交易。这样那边一打钱,你就可以开始发货了,要比多等几天汇款时间快多了。像有些东西,比方说洋芋什么的,你早一天发货,东西到人家手上就新鲜一天。”
朱主任一个劲儿点头,立刻保证:“我马上就去邮政办手续。”
陈凤霞刚想说这有邮政什么事,就反应过来人家讲的是邮政储蓄。眼下农村地区的银行普遍为两种,一个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另一个就是邮政储蓄了。
什么建行、工行之类的,在广大农村地区好像还真罕见。
陈凤霞一时怔愣,现在邮政储蓄有网上服务吗?
这问题只能问邮政储蓄。
说起邮政储蓄,也是银行业的一朵奇葩。注意,奇葩二字是中性词,只能说明它的独特之处。这个独特在于眼下的邮政储蓄是只存不贷的。
它就像是散户,从客户手上收到存款,然后全额转存央行,由央行来支付利息。央行付的利率呢,远远高于邮储系统需要支付给储户的利率。如此一来,它真是被央行爸爸捧在心尖尖上宠的宝贝疙瘩蛋,做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陈凤霞搞不清楚为什么会如此,她只能猜测这跟邮政储蓄大部分存款来自农村地区有关。国家的这项规定很可能是为了保障农民存款安全,防止钱被银行霍霍了,到时候拿不出钱来给人家兑掉。
反正不管怎么样,眼下县级以下的银行,邮政储蓄绝对是龙头老大。想要找合作单位,邮政储蓄是绕不开的一道。
陈凤霞叮嘱还在供销社苦思冥想荞麦等农产品广告词的女儿和侄女儿:“妈去一趟邮局。”
想做事,就不能指望有关部门主动找上门来,你得自己跑。
小谢她姐谢瑶陪着两位小妹妹呢,立刻点头:“老板你去吧,二妮,你跟老板一道过去。”
郑明明也点头:“妈妈,我们等你回来。”
妈妈说得让顾客知道荞麦和紫薯的营养价值,这样大家才愿意购买。一定要有漂亮的广告词,从营养成分角度出发,反正就是让人看一眼就知道这是正经的好东西。
唉,指望供销社自己想词太难啦,准初中生只好赶鸭子上架。按照她妈那个什么海拔多少米,日照多少天啥啥啥的思路强调这里的农产品是大自然的馈赠,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吃了它相当于灵魂受到了洗涤。
呃,她能说实话吗?她感觉妈妈的广告风格好夸张啊。就那个什么来着。
结果妈妈说,装逼也是一种风格,是契合大众心理需求的风格。
呃呃呃,大人的世界就是很奇怪。
陈老板没能走出供销社大门。倒不是她叫人围追堵截了,而是小卢和小张已经带着鸿安镇的领导和镇上邮局的负责人直接过来了。
想接好中央开展电子商务这口刚出锅的热饭,他们这种旮旯角落里的小地方就得积极主动点配合工作。现在邮局跟供销社已经达成了战略合作,凡是供销社要邮寄的东西,都优先发货,按照发货量给予相应的邮费优惠。
陈老板有点儿囧,她不知道这算不算邮局给了供销社特权。但再想想,所有的银行都会给vip客户特权,换到邮局这里也差不多。大客户当然得好好维护,给予优惠。毕竟人家一单能给你挣到的钱胜过十个八个小客户加在一起的量。
亲自过来找陈凤霞的镇领导是负责全镇经济工作的副镇长。他个子不高,属于短小精干的风格,态度蛮热情的:“陈老板你直接提要求,我们能配合的工作绝对配合。配合不了的,我们也会想办法在最短时间里解决。”
陈凤霞也不跟人多寒暄,只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就是一个支付的问题。”
她说了时间上的障碍,就问邮局负责人:“现在邮储可以网上支付吗?”
虽然眼下邮局业务已经跟邮储分了家,但大家还在一个屋子里办公。邮局对于邮储的情况相当了解。负责人遗憾地摇头:“现在不行,没有电子汇兑的业务。计划当中应该是有的,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马。”
陈凤霞一颗心立刻往下掉,遗憾得不行。
邮储无法发力,那就增加了乡镇村级别的经济体加入网购事业的难度。为什么?麻烦啊,你起码得跑县城才能开通建行或者工行它们的网上服务,多麻烦。要是就在身边,那可能省不少事。
可惜这种大层面上的事情,不是个人能够扭转的,那就只能先麻烦点,暂且把事情做起来再说。
尽管这遗憾不是鸿安镇造成的,副镇长还是有些过意不去。他们这里条件简陋嘛,所以人家过来想做事都蹩手蹩脚的,好多困难。
副镇长主动询问:“陈老板,你跟我们说说看,现在我们还有哪些事情能做。”
陈凤霞先说了一通镇政府得帮助供销社尽快建立起加工点,好让农产品贴上统一标签方便对外售卖的事。
“抓质量。说个实在的,供销社出来的东西从大家认知里肯定和大企业不能比。你不能光打价格战,得让买了的人感觉欸,挺便宜的,质量居然还不错。这个心理形成了,人家就不是单纯地尝鲜心态,而是以后有需要,就会优先考虑你家。不然这阵热潮过去之后,供销社的东西就容易被迅速抛弃。”
副镇长点头,拉着朱主任一块儿商量:“那咱们给东西起个名字吧,叫个敞亮的名字,不能老叫供销社啊。”
陈凤霞这会儿却又有了新想法:“我觉得,就叫供销社,鸿安供销社,把商标名注册下来。鸿安两个字摆显眼的地方。我是这么想的啊,你们先随便听听,一家之言而已。首先,鸿安目前在网上知名度比较高,鸿安已经无形间变成了一个品牌。不用再额外花大精力去从头打造。其次,供销社对于我们农民兄弟姐妹来讲,有种天然的亲切感。供销社去收购东西,人家觉得顺理成章。往前数几十年,大家都是去供销社卖蝉蜕卖草药,供销社什么都收,买东西也是指望供销社。再者,对城里人来讲,供销社就是土里土气的代名词,代表的是原生态。一说到供销社,大家立刻就能想到乡村。农产品跟供销社挂钩,就能形成天然的铆合。这种带有点儿年代感的存在,反而容易引起大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