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 章节正文阅读

57、马蹄铁(二更)(4 / 4)

作品:《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行了,没有下次。”薛瑜恐吓了他一下,估计着效果差不多,越过他走向等着的秦思。

秦思旁观全程,不免生出几分担忧。三殿下本性仁厚,像这种情况也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今日几人他看得出来都不大坏,只是各怀心思,但若有心怀恶意之辈,可又该如何是好?

“在想什么?这般出神。”

秦思抬头,望向薛瑜,“殿下宽厚,然他人未必心怀感念。”

薛瑜笑笑,“本就非大事,何必动怒。”她望向秦思旁边的青年,“请问这位是?”

黄脸青年长揖到地,“臣鸣水县县令,江乐山拜见殿下。”

鸣水县县令?薛瑜想起蝉生之前回来的禀报,附近的确是鸣水县辖区,行宫也在县辖内。

“江县令请起。何必行此大礼?”薛瑜扶起他,“这几天本就想去四处瞧瞧,没想到今日就遇到了此地东道。”

江乐山摇头长叹,“说来惭愧,年少时听闻木涩,连年牧场军中出现损耗我也是知道的,但没有殿下提起,臣万万将两者联系不到一处。于殿下或许是一言,于臣与牧场,却是偌大恩情。”

见薛瑜疑惑,他简单讲了讲鸣水县下辖内容,薛瑜看他的眼神变为同情。

牧场属于鸣水县,行宫平时修缮也归这里管,什么事都要做,但偏偏还有一群练兵的大爷们压着,他这个县令做得怕是和受气小保姆差不多。而且管得多,意味着容易出事,并且难出政绩,万一来个天灾人祸,一年的中正定品就别想了。

难怪脸色蜡黄,原来是累的。

薛瑜推脱了他的高帽,“只是小事,也非我所创。”

跟在旁边的姜署令却又拍起马屁,“殿下向来敏思多才,想旁人不能想,为旁人不能为啊。”

“……你没事做吗?”薛瑜被他的马屁雷到,面无表情地看他一眼,姜署令立刻拱手告辞,去找匠人们研究技术了。

做技术时的姜署令,看着比做官时顺眼多了。

江乐山道,“殿下若是想在四处瞧瞧,臣可为殿下引路。但须得改日,今日钉马掌的事,臣得立刻禀报。”

薛瑜没太在意,毕竟现在行宫来了太多官员,江乐山这种地方小官更得谨小慎微,免得出了差错,报上去也是为了避免出事。她点点头,与江乐山告别,自己和秦思走到一旁,聊了几句薛玥的病情。

薛玥这几天调养下来有效,但也正说明了秦思拿的药对症。秦思用的方子是皇帝头痛病早期发作时镇痛止鸣的方子,在薛玥身上减了些药量,生效能够一时解决问题,却也意味着更大的麻烦。

正说着,远处马蹄声若暴雨雷鸣,由远及近,薛瑜被铠甲上的光晃了下眼睛,有些发懵。

皇帝怎么过来了?他不是巡营去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医马:古代最早人医和兽医的确是有部分重合的,但是从周就有了专门治疗家畜生病的兽医。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也有关于治疗许多兽病的药方。

马蹄铁:减少磨损,跑起来抓地稳当,增加速度,对骑兵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实下面钉的不是马掌,而是类似于指甲的位置,所以不会疼。中原地区在元代以前没有马蹄铁,在南宋《诸蕃志》中觉得大食国的马以铁为鞋很新奇,到元代时普遍出现。但是在414年的小呼和格勒鲜卑遗迹中发掘出了和马蹄铁配套使用的马蹄钉,也就是东晋时已经出现边陲使用马蹄铁。而到了隋代也有壁画画马蹄铁,莫高窟壁画中有一副钉马掌图。

关于木涩: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甘州人教晋使者作马蹄木涩,木涩四窍,马蹄亦凿四窍而缀之”,但是这里的木涩是马蹄铁,还是别的材料,并不清楚。这里作为木涩为木制来写,并不是历史上的确为此。在《增补文献备考》中记载“以葛编蹄”,也就是其他材料制作马掌是存在的。(虽然是朝韩的书,但,嗯,书还是辩证着看。)

双动活塞式风箱: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农村土灶的风箱,这个的基础设计在唐宋出现,《演禽斗数三世相书》刊有古老的风箱图,在明代《天工开物》中明确记载了风箱制作。后来没有明显变化。

煤:成书于春秋末的《山海经》中说女几之山、女床之山多石涅,也就是此时在如今陕西四川已经发现煤。石涅是煤的古称之一,也有叫石炭、石墨、乌金石、黑丹的。《史记》记载汉文帝即位时窦太后之弟“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当时还发生了塌方。在河南巩县和郑州等汉代冶铁遗址中还发现了冶炼煤块和煤饼,也就是这时候已经开始用煤冶金。北魏《水经·河水注》引《西域记》中记载龟兹国“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这时候采煤炼铁的规模已经很大。到了宋代大规模开采使用煤矿,部分地方代替了柴成为主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