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119章 真实的意(2 / 3)

作品:《重生之官路商途

这里是东湖广场的工地,十五万平方米的东湖广场是位于湖东商贸圈核心的市民休闲绿地公园,往北与高新区新行政中心前的广场相接,往南一直延伸到燕归山北麓的广场,使得新行政中心与燕归山之间四公里的空间距离没有什么的阻挡。

东湖广场已经建设得差不多了,有些工人提着水泥桶在广场上查漏补缺,地面上是绿树成荫、曲水绕石、精致庭园式的休闲公园,但是整个地下都挖空建造了差不多有十万平方米的地下商城,现在地下正在施工,入口还没有开放,张恪就陪陶晋在地面上闲庭信步。

虽然才两年的时间过去,整个湖东商圈项目东湖广场西侧部分业已建成,密匝匝的竖立起来三十幢十八层到三十二层不等的高层建筑群,总开发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有住宅公寓楼、混乱型的商业办公楼、纯高层写字楼,也有少量的纯商业地产,等东湖广场建成,整个湖东商圈项目建设就将完成三分之二的进度,已经初具都市商贸中心的气象,昔日的护城湖燕归湖也已经成了城中湖。

宏远建设从九五年到九九年在海州共开发总建筑面积达七十多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安置折迁家庭近一万户,建设速度已经可以说是神速。世纪锦湖地产集团在湖东商圈项目上迅速成长起来,不计算其他地方的项目,九九年在湖东商圈项目上的开发建成面积就超过八十万平方米。新世纪刚刚揭开新的纪元,世纪锦湖在建造规模上可以说是全国第一流的地产集团了。

“就算离开东海,我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抽空回来看看的,”陶晋与张恪站在一处稍高的亭子上眺望远处的风景,语气平缓的说道,“我八二年到建邺来,我还记得到建邺的第一天,我就站在这个地方看过这片土地,丽丰印染厂就是在我手里办起来的,办成之后就是城东最大的一座工厂,十八年时间过去,这一片发生了些变化,经济也有了些规模,不过昔时的建邺明珠燕归湖却是蒙尘了,倒是考虑过要将丽丰印染厂以及周边的一些厂迁走,但是迁到哪里不是污染?那么多工人要养活,也下不了决定关停掉……这些事情久拖不决就决不了。九七年之前,这一片除了燕归湖北岸的几所高校,就没有什么成规模的建筑群,就是给这几所高校夹在中间的几条街道也都是凌乱民巷式、急待旧城改造的破旧建筑,只是市区的旧城改造都没有完成,省市都没有精力顾及到郊区来……”

张恪陪站在省委书记陶晋的身边,听他回忆在建邺、在东海十八年的从政生涯。

从东华区委书记到建邺市委副书记、书记再到东海省省长、省委书记,陶晋的仕途坦荡,但不是特别的抢眼,特别是他担任东海省委书记的七年间,他都相当的低调,给别人的感觉就像他是从中央空降到东海的省委书记,不像是在东海已经扎根十多年的老人。

“锦湖大规模介入是九七年年初,才三年时间过去,燕归湖这边的气象就不亚于府青路了,要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最近听到有人抱怨这一带的房价涨得很快……”

从九九年年初中央推过城镇职工住房福利改革以来,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商品房市场就迅速给拉动起来,房价上涨得厉害,建邺市九九年底的商品房均价猛跳到每平方米两千,相比较去年上涨幅度超过30%,很多市民就叫苦连天,大声质疑城镇职工住房福利改革的正确性。

张恪看了陶晋一眼,他的话虽然这么说,从他的眼睛里总是看不到他对此事的真实态度,说道:“国企改制正在加速,城镇职工住房福利制度不改也不行;不改,这个制度也只是让少部分人有机会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毕竟最后只有事业机关干部与国有企业的员工等少部分人才能享受分房的福利——商品化、市场化却又注定商品房价格将飞涨,现在还刚刚是开始……”

“现在还只是开始?”陶晋微微动容的看了张恪一眼,又无奈的淡淡一笑,说道,“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比较单纯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知道是何等的盛景!”

张恪跟着笑了笑,他之前很少有机会单独跟省委书记见面,总感觉这老头跟只成精的老狐狸似的只知道躲在洞里、躲在暗处,没想到他在离开东海前夕专门找自己出来竟然讨论这样的话题,让人感慨唏嘘,说道:“爱达在国内发展中高端手机业务的指导思想就是‘一亿人理论’,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国内的商品房市场。虽然全国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但在国民收入金字塔上层的一亿人平均收入却不低,说什么现在城市房价超过90%的承受范围,这是麻痹人敏感神经的一种安慰之辞罢了。不说远的,就说建邺吧,锦湖经研中心做过一份关于建邺的中高端收入家庭对自住房满意程度的调查,差不多有70%、80%的中高端收入家庭有改善住房的需求,除此之外,建邺每年有近三万对城市男女青年登记结婚。就算建邺的城市规模不再扩大,至少还需要新建一千万平方米的商品房住宅市场才能达到均衡发展,但是建邺去年住宅竣工总面积甚至都不足六十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