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偏偏他是灯 / 章节正文阅读

48、第48章(1 / 5)

作品:《偏偏他是灯

下了火车,换汽车,张孝晨先她一步回的家,开着小三轮,到村口接她。

知道她要回来,爷爷提前把被褥给她晒好,院子里有她一间房,平时,开着纱窗透气,门锁着谁也不让进。

爷爷知道周天的一些习惯,比如,不喜欢别人坐她的床,不喜欢别人乱动她的东西,其实她这间屋子,陈设简陋,贵在整洁而已。一床一桌一凳,一个简易衣架还是周天买来张孝晨给她组装的。

她拉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外加一个背包,装着给各人的礼物。

一进村子,两旁溜达的大黄狗在那乱叫,不知谁家的大鹅也伸长脖子,过来凑热闹。三轮车一过,扬起一片尘土,周天坐小马扎上按着自己滑动的行李箱,有点恍惚。

好像前一刻还在写字楼里说什么策划案,下一秒,就换成了乡土中国。周天从小在这长大,她记得所有,坑洼的路,低矮破旧的土墙,没人住的房子朽木横地,荒草没腰,放羊的赶着一群羊从跟前过去,就留一阵骚气和一地的羊屎球。

她从小就发誓要离开这里的,但自从父母过世,周天反而对这里有种难言的眷恋,这地方,可以寄存那么一点可怜回忆。

家里堂姐带来了男朋友,成大家围观中心,七大姑八大姨在那跟查户口似的问的细致无比,周天抓了把瓜子,边嗑边瞄。

她想笑,突发奇想:要是梁嘉树来了会是什么情形。

都在夸那个男孩子帅,帅么,倒也谈不上,五官端正吧,周天在心里暗暗点评。爷爷还是没什么话,就在人群外头陪笑,他佝偻着腰,又老了几分。

花白的头发在冬风里曳动。

周天给他买了新羊毛衫,爷爷笨拙地由她给自己套上,对着镜子,周天冲他笑笑,问:“您喜不喜欢啊?”

“好,好。”爷爷就会不住说“好”,然后,问她成绩怎么样,这是雷打不动的必问题,周天是一大家子里头最会念书的,当初,考上P大,本地政府还奖励过一笔小钱,书记亲自点炮,噼里啪啦一路放到爷爷家门口。

整个暑假,村头都挂着大红横幅,她的大名,无人不知,周天略觉尴尬,她不是高调的人,总觉得有种公开处刑的错觉。她是这十里八村,第一个去北京上P大的孩子,人人与有荣焉。

年关临近,隔壁集市人山人海,张孝晨跟她闲逛,周天来了兴致,在那套圈,一套一个准,搞得老板最后苦着脸直摇头,周天笑,最后只拿走了几样小孩子爱玩儿的。

小时候,她记得这里逢会,阳春三月,路两边坐满了几十里外赶来卖农具的、卖衣服、卖烤肠毛鸡的小商贩,因为一年一次,特别珍贵。她揣着妈妈给的几毛钱,跟小伙伴走着来,看花花绿绿的凉鞋,带花边的白色袜子,一切都很新奇,她摸摸这,又摸摸那,全是她买不起的,尽管东西便宜。

可她小孩子,最多能买根冰棍。周天通常一分不花,又回来了,把钱还给妈妈,她总是神情淡淡地说:“没什么可买的,都不喜欢。”

周天是为了父母,可以把物质欲望压缩到无的那类孩子。

触景生情,不外乎此,周天挤出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头看一眼,她知道:这里不会再有爸爸妈妈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