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劳烦,请给我拿这一盏宝塔灯。”

没有问价,也没有问墨燃喜不喜欢。

楚晚宁走过去,将金叶子递给了耄耋之年,佝偻着身子在认真做灯的老人,而后把那盏河灯随意地递给了身后立着的徒弟。

“拿着。”

墨燃惊且喜,甚至还有些茫然:“给我的?”

楚晚宁没说话,提着吃饭时未喝完的半壶酒,左右看了看,视线落在远处的潺潺小河边,他向那边走去。

灯火一明一暗,复又灼灼亮起,灯花璀璨,赢得浮屠庄严。

墨燃捧着河灯,喃喃道:“从小就想放一次,每年都没钱。”

“是啊。”楚晚宁淡淡看了他一眼,“你最穷了。”

墨燃笑了。

河水在静谧平缓地流淌着,楚晚宁不愿下到石阶上去,他懒,于是就那么闲适地抱臂靠在廊桥之下,白衣道长靠着深黑色桥柱,握着系有鲜红穗子的酒壶,仰头喝了一口,而后微微侧过脸,檐角红灯笼朦胧微光洒在他瓷玉般细腻的脸庞上,他神情淡然,目光却有藏不住的温度,就这样看着河岸边那个开心的、捧着河灯、手脚略显笨拙的男人。

傻子,这有什么好玩的。

但还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瞧着墨燃走到河边,絮絮叨叨地和宝塔灯说了许多话,最后俯身将它轻轻搁在了河面,一缕金红光辉倒影在粼粼河水中,墨燃划动了两下水面,送浮屠远行。

那天,墨燃在漆黑的河边立了很久。

不是节日,除了他,河上没有其他人放灯。

只有那一盏小小的宝塔灯笼,散发着微弱而固执的光辉,在漫无边际的长夜寒水里行远,行远,继而变成一点颤动萧瑟的星火,最后被黑暗吞噬,消失不见。

墨燃就默默地站在那里,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看到了最后。

直到泱泱河面,再也没了光明。

下雨了,雷雨。

雨点打浮萍,敲叩粉墙黛瓦。

众人笑着惊呼而散,冬季鲜少有这样突然起来的瓢泼大雨,小摊小贩们争相拿褐色油布盖住用以营生的锅碗瓢盆、工具器皿,推着小板车匆匆四下逃散,去躲这场豪雨。

楚晚宁一时也有些木然,算来惊蛰虽已不远,但此时还未出冬,这雨也下得太过焦急了些。

他站在廊桥下,雨打风吹,只沾湿了他的一点点衣角,倒是墨燃匆匆地从下头河滩跑上来,衣服都湿了,脸也湿漉漉的,眼睛也湿漉漉的,很黑。

望着他,有些温柔,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