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独掌道纪 / 章节正文阅读

(1 / 3)

作品:《独掌道纪

一眉道长?

白启微微皱眉,好像对此有些印象。

他曾给阿弟白明讲过一篇出自《幽微草堂笔记》的“尸变”故事。

其中仗剑斩杀僵尸,救下村庄百姓的主人公,就是“一眉道长”。

“野茅山的传承,居然以道号作为传承。

难怪一眉道长降妖除魔的各种事迹,广为流传。

原是每一代野茅山的真传衣钵,都叫这个。”

白启眯起眼睛,这下还真是捡到宝了。

原本以为齐琰和吕南,乃没啥正经传承的旁门散修。

没成想确有过硬的本事在身。

要知道,野茅山开枝散叶,其根本法教之下,种类繁多。

大抵分为南传、北传、家传等等,通常擅长符法、雷法、飞剑术。

同样,还有很多下九流的货色,假借茅山之名,做些诳骗百姓,诈取钱财的腌臜恶事。

路边逮住十个野茅山,能有一人为真便算运气好了。

“野茅山每一代得授道号的真传衣钵,都要下山积累外功,这是遵循道丧之前,上清正统的规矩。

其次,下山游历数年,积累足够财货,用于补葺祖师堂。”

齐琰说到后面,颇有些难为情。

毕竟修道人谈钱,多少显得太过市侩。

“哈哈,齐兄何必介怀,我在书里看过,道丧之前,修行四要,为‘法、侣、财、地’。

道丧之后,就变成了‘地、法、财、侣’。

人若无财,做啥事儿都难成,谈钱,不丢人。”

白启倒没觉得,修行就要仙气飘飘,不食人间烟火,那只是一种美好的臆想。

即便道丧之前,赤县神州人杰地灵,天材宝物数不胜数,芸芸众生也得艰难求存,四处奔波,只期望拜入上宗大派,瞧上一眼大道。

餐霞饮气,遨游八极,以沧海为佳酿,借天地为酒杯,服不死之药,与日月同辉的逍遥境况。

唯有太初道纪才可能存在。

依照《太史公一家言》所讲,那是万天寰宇的生灵叩求长生的辉煌盛世。

因为四圣显世,传道大千,周界无不留下法与理交织的痕迹。

据说贯斗双龙的超逸之才,甚至可以通过观大江大河,碧海潮生,感悟大道真谛,白日飞举成仙。

这放在道丧之后的龙庭众生眼中,几乎难以想象,像是天方夜谭。

没有灵脉孕育的洞天福地,没有直指神通的无上经典,怎么凝练念头,入定观想,聚敛神魂?

“龙庭统摄万方灵机,若无一方宝地,实难安心清修。”

齐琰深以为然,他虽是有望承继师门衣钵,摘取一眉道号的茅山弟子,手中所掌握的传承不少。

符法、剑术、望气、驱邪,多少都沾点、都会些。

可自己十年如一日的苦练,未必赶得上府城道院生员,三年五载吞吐灵机的功行。

这就是“地”的重要!

至于“法”之关键。

更无需赘言了。

“齐兄,不瞒你说,在下前阵子初入道艺途径,如同盲人摸象,管中窥豹,迷糊的很。”

寒暄往来几句,拉近彼此关系,白启终于切入正题,他拉着阿弟白明,陪坐于正厅。

“修行这方面,心里有着许多疑惑,想让两位茅山高足指点迷津。”

齐琰抹了抹嘴巴,逗留黑河县的近段时间,他与师弟吕南吃喝住宿,皆由白启负责安排。

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尤其吃的还是灵米,价值不菲,更不好意思。

师兄弟两人,早就盘算着怎么报答!

白启如今提出指点之请,他们果断答应,巴不得倒箧倾囊,尽心竭力。

“除了本门茅山正法,无法与白兄弟探讨,其他的,你只管发问,在下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齐琰满口答应,他自忖好歹也是拜过茅山上清祖师爷的。

对修行方面的理解,并不输给郡城道院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