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独掌道纪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二十章 十年过往事,徒弟像师傅(1 / 4)

作品:《独掌道纪

老欧沉默不语,祝家那位大老爷,早年交游广阔,确实与十七行诸多长房称兄道弟。

这才有五少爷亲爹后面打擂台,死在宁海禅手里的陈年旧事。

只不过这种没了爹、没了舅舅、没了叔伯长辈的惨况太多。

放在十三行已是常事,谈不上新鲜。

比如,跟五少爷不对付的何敬丰。

仅仅长房当中沾亲带故,叫得出名字的血亲,就近二十之数死于宁海禅之手。

更遑论其他家了。

宁海禅籍籍无名时,便在义海郡武行一条街打擂。

此人出身来历不甚详细,每每自报家门,只提一句“通文馆”。

可谁也没听说过,便将其当成穷乡僻壤的练家子,刚刚进城欲要挣几分名声,换些买酒买肉的实在银钱。

但未曾等太久,约莫五六天的功夫,宁海禅这三个字就迅速传扬开来。

因为他只打签生死状的八方擂,而且连战连捷,少有缠斗,往往几招便定了胜负。

虽然赤县神州是龙庭治世,道官掌权,可真正广布府郡各县,蔚然成风到形成进身之阶的,却为武道四大练。

无论各处,皆有武行!

俗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大家都是靠拳脚混饭吃的练家子,凭什么服众,开得了馆,立得住招牌,引得来学徒?

所以就有擂台!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

擂台有点到即止,也有性命相博。

更有兵器、车轮等诸多花样。

而八方擂,便是胜者守擂,迎接四面八方任意挑战者。

此前签订状纸,生死自负!

乃义海郡最有看头的擂台战!

“义海郡哪年没有突然冒出头的厉害人物……要么当十三行养的狗,帮忙咬人,要么进排帮混个舵主名头,吃香喝辣。

可宁海禅不讲道理,不懂分寸!他出手必见红,打死打残太多人,武行又是个重规矩的门当,打了师弟来了师兄,倒了师兄来了师傅,如果撑不住腰,以后还怎么招徒弟?谁又愿意跟你!”

老欧眉毛耷拉着,他十几岁卖身进的祝家,承蒙二少爷,也就是祝守让的亲爹看中,才有机会学拳脚练功夫。

“武行的恩怨纠葛如一团乱麻,擂台上一個个上去,又一条条抬下,血水都冲不干净。

由于出手太狠辣,宁海禅博得‘活阎王’的凶名。

这时候,其他十六行就想着拉拢收买,收服这个人为己用!

整桩事儿,坏就坏在这里!

总之不晓得谁挑的头,好像苏家和韩家两位大少爷拿宁海禅做赌,赌他熬得住几擂。

八方擂是胜者为擂主,除非认负,否则不得拒绝挑战,需要应对一轮轮的练家子。

韩家押他赢,苏家要他输,就这样足足三月,打过九十九场。

等到第一百场,午时过去,宁海禅未现身,算他输了。

苏家大少赢了赌局。”

祝守让愕然,眼中闪过不解,依照老欧所说,此人一双拳压得武行抬不起头,连胜九十九场,没道理不接一百场,完成义海郡前无古人的百胜战绩?

“可能是苏家大少急了眼,使了手段,宁海禅从此再未登过擂台。

但苏大少大白天死在外面置办的宅子里,连他在内,五个长随,一个管事,乃至养的两条狗,全都没命。

苏家还未震动,当晚喝花酒的韩家大少也被踩碎脑袋,尸身飘在怒云江……十七行的高门,怎么能随便叫人杀了,于是,便有一笔笔血债、一条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