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你火了(1 / 2)

作品:《从海上来的钢琴家

在傅调演奏的前些日子,网络上流行起了这样的一个话题。

《为什么都是我们音乐爱好者为音乐会花钱,那群音乐家呢?》

起因是有人在某些社交软件上发了一个帖子。

帖子上表示自己最近一直在听李迪云等人的音乐会。

然后她在音乐会上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问题。

那就是音乐会上好像全部都是李迪云的粉丝,又或者是一些过来凑热闹的人。

好像完全没有任何一位职业音乐家过来听李迪云的演出。

因此,她就不由上网发了一条帖子。

“我一直有个疑问啊,为什么我每次去这些古典音乐会的时候,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我们这些古典音乐爱好者为古典音乐会花钱啊?啊?那些音乐家呢?他们自己不听古典音乐的吗?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在音乐会的现场看到过他们啊?我感觉这个古典音乐是不是一个骗局哦,就是你学这个东西不是因为你喜欢他,而是为了学成之后出来就开始骗我们这些古典音乐爱好者去听?你们说有没有这个可能?”

这样的消息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人关注,毕竟这样的人多了去了。

不过因为大数据的关系,便将这样的帖子发给了其他有相同疑惑的人。

“对对对,我也感觉很奇怪,有一说一我听了那么久的古典音乐了,但是说真的,我好像还真的没有在现场看到过某位其他古典音乐明星和我一起去听音乐会,是不是他们不喜欢听音乐会啊?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因为一直和古典音乐打交道,让他们对古典音乐厌烦了?”

“厌烦肯定是不至于的,我个人感觉还是因为他们不怎么喜欢听古典音乐吧,就是单纯当成一个工作来做,然后赚钱?毕竟谁会下班后还去工作啊?”

“996怎么你了?大小周怎么你了?取消除夕放假怎么你了?”

“话说回来,我好像也一直没有看到过那些顶级大佬去听音乐会的,就算是那些特别厉害的钢琴家所演奏出来的音乐会,他们都很少会去听吧?”

“是这样的,李迪云的音乐会我就从来没有见过那些顶级大佬过来听过,他们对于古典音乐一点欣赏的能力都没有吗?李迪云还不强?”

“李迪云强归强,但是你家李哥容易翻车啊,所有的音乐家之中最容易翻车的就应该是你家李哥了吧?其他我能见到的容易翻车的音乐家应该不多。”

“朗良月的音乐会来听的人其实也不多啊,我在外面听了不知道多少次朗良月的音乐会了,我能够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华国人,和少量的外国人,按照你们说的翻车,朗良月翻车的次数应该算少的吧?为什么他那边也没有什么人过去听他的音乐会?”

“呵呵,搞笑,就朗良月那个做作的表演,表情和演戏似的,就他这样的演出还想要让别人信服?别开玩笑了,如果我是那群顶级的音乐家,我也不会去选择听朗良月的音乐会,看的让人恶心。”

“不是,你们云粉真的就抓着朗良月演奏时候的表情一个点说话是吧?除了这个点你们还能够说出什么东西来?每次都是说朗良月的表情做作,说朗良月演出的时候脸上表情令人恶心,说朗良月演出所有的音乐都是一个样子,除了这个你们还能说出什么东西来?你们家云云难不成还能比朗良月拿到的奖项更多?他也就在国内开开音乐会来,去国外,看看谁理会他?天天翻车,真的不怕被别人锤啊?”

“呵呵,你们朗粉也就这一套了,天天说我们家李哥翻车翻车,我们家李哥就算翻车,他对于音乐的诠释也比你们家朗弟的好,就你们家那个朗弟那个千篇一律的音乐给我们我们还不听呢,每次都是一样,一点新鲜的感觉都没有,要说我,就应该去听李哥的演奏,至少每一次你都能听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好家伙,翻车还能被你这样洗,你真的就是强力洗洁精呗?至少我们家朗哥从来不翻车。”

“谁敢说自己从来不翻车?你真的就不怕被人翻黑历史?”

“别扯淡了,不是说古典音乐究竟有没有专业的人过来听的吗?你们朗粉和云粉能不能不要见面就互掐啊?有意思吗?”

“朗良月的音乐会我还是见过的,我上次好像见到过有一些熟人,好像是谁来着,阿格里奇吗?还是瓦伦蒂娜?又或者谁来着,我上次好像看到过她一眼,不过我不确定她是不是过来听朗良月音乐会的。”

“不如说说看马友?他我是知道的有很多人会去买他的票听音乐会,你们钢琴圈子真的很乱,还是我们大提琴圈子比较安静。”

“你们在说什么啊?那些顶级的音乐家怎么就不听音乐了?你看那些国际音乐比赛里面不都坐的是大佬?”

“帆船黑是吧?那群功成名就的大佬也就去听听看比赛了。”

“就是就是!”

“……”

一群人吵的不可开交,毕竟对于很多人而言,他们是真的没有见过那群已经成名的钢琴家还去听别人的音乐会。

如果能看到那群成名的音乐家在现场的他们,他们绝对会选择去要个签名什么的,而不是坐在原地欣赏音乐了。

在古典音乐圈子里,可是也有追星这么一说的,并不是绝对的纯净以及纯洁。

虽然相对而言粉丝不会那么的疯狂,比如说给哥哥包下整个时代广场的屏幕,比如说搞个飞艇为他庆生,比如穿着婚纱去告别青春这些为他疯,为他狂,为他哐哐撞大墙的行为,在古典音乐的粉丝圈子里是看不到的。

唔……

好像也不一定。

某位从古典音乐圈子逐渐转变逐梦演艺圈的除外。

但是大家面对自己喜欢的那些古典音乐明星,还是很难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的。

在正统的圈子里,大家都是凭借着实力以及个人风格说话的。

就例如朗良月那种强劲的风格,傅调那种如同大海的风格。

这些都是他们在古典音乐圈子里说话的资本。

大家喜欢他们也都是喜欢他们的作品。

能够碰到自己喜欢作品风格的演出者,就算不会做出太出格的动作,要一份签名这种兴奋还是没有办法抑制的。

因此,面对整个音乐厅里面从来没有碰到过自己喜欢的大佬,他们真的开始怀疑,那群顶级音乐家们是否真的会去听其他人的音乐。

不过很快,因为双方吵了起来,大数据将这个帖子转发给了更多的人。

一些人开始贴出了反例。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那么多的顶级音乐家看不到吗?他们难道也属于你们说的这种不去听古典音乐的古典音乐家?”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不就相当于是春节吗?你家春节来的明星多,你就认为他们真的都是来看节目的,不是过来凑热闹刷脸的?”

“音乐人的事怎么能说是刷脸?听,听音乐,怎么能用刷脸来形容?”

“你倒是在其他的音乐家现场贴出那群音乐家的照片啊?”

“嘿,我还真的不信了!”

双方吵做一团。

随后又有人贴出了琉森音乐节闭幕式的照片。

在那边,指挥家西蒙爵士和另外一位音乐家正坐在椅子上小声交流,眼角带笑。

“这个总可以了吧?琉森音乐节。”

“这个也不算吧,音乐家那群音乐家被要求过去进行演出,演出结束后和自己的老朋友叙叙旧什么的,这个很是正常吧?”

“得,什么都不算,你倒是说如果贴出什么照片来,才能算?”

“非正规场合,某位艺术家的巡回音乐会上出现其他的音乐家,这样才算。”

“牛逼,这么多限制条件。”

“某位艺术家的巡回音乐会……这种东西真的有艺术家去参加吗?”

“我觉得不大可能……”

“……”

除开一部分人还在那边针对他们对于“古典音乐家必须要在巡回音乐会上听其他音乐家才算听古典音乐”这个定义太过于复杂而争吵,其他人还真的开始认认真真去思考了一下。

最终发现……

他们好像也没有怎么见过那群顶级音乐家还会去听其他音乐家的音乐会。

一时间,他们也只能针对定义这个点来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