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87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2 / 3)

作品:《盛唐挽歌

他掌控神策军不假,但禁军大队人马无诏不得随意调度。安禄山亲卫五百,我们人去少了杀不死安禄山,人去多了又容易暴露行踪,只能跟别人强强联手。

他们为主,我们只在一旁提供帮助。”

诶?

这件事好像跟想象的不太一样啊!

方重勇心中暗暗揣摩,方有德想杀安禄山,是因为他的执念作祟。可是,为什么还有别人要杀安禄山呢?

听何昌期的语气,这件事虽然是方有德策划,但动手的主力另有其人。

忽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忍不住对何昌期询问道:

“他们?他们是谁?难道是……皇甫惟明么?”

这下轮到何昌期不淡定了!

“节帅如何得知是皇甫惟明动的手?”

何昌期之所以知道,那是方有德告诉他的,许远告诉他的,在现场打听到的。可是方重勇一没去雀鼠谷,二没有参与其中,他怎么会知道是皇甫惟明派人动的手呢?

“皇甫惟明的族姐,乃是圣人未登基前的妃嫔,家族在长安人脉深厚。

如果说圣人想让安禄山节制东北二镇,那么此事一定瞒不过皇甫惟明的耳目。

事关家族兴衰,皇甫惟明显然不愿意将范阳节度使之位让与安禄山这个胡人。

我阿爷只要修书一封陈明利害,相信说服范阳节度使皇甫惟明一点也不难。

许远来长安找我阿爷,当时我阿爷去了河阳,他应该是来传信,皇甫惟明那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准备动手!”

方重勇慢悠悠的说道,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越说越觉得自己猜想得不错。

“方节帅,您可真是神机妙算啊!事实确实如您所说!

皇甫惟明非常担忧自己被圣人罢免,只要除掉安禄山,他不仅可以继续在幽州待着,甚至还有机会借机兼任平卢节度使一职。

这便是人算虎,虎亦算人。

安禄山在背地里盘算幽州节度使之位的时候,皇甫惟明又何尝不是在谋算他呢?

方老节帅不过是因势利导,借力打力而已!”

何昌期一脸佩服看着方重勇说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已,不值一提。”

方重勇意兴阑珊说道,历史的车轮扭了一下,把安禄山搞没了。

但他相信哪怕没有安禄山,只要朝廷不解决河北的问题,那么还会有刘禄山,张禄山什么的。

之前方重勇是代入了前世的偏见,认为只有方有德想杀安禄山。可是细细想来,事情并没有那么单纯。

现在安史之乱没有爆发,安禄山也不过是一个稍有野心的胡人番将而已,能力也不算拔尖。

在权贵们眼中,这种狗都是不值得一杀的。

但具体情况也要具体分析。

以安史之乱的角度看安禄山现在不值得杀;但以政敌和绊脚石的角度看,这个人就值得大杀特杀,挫骨扬灰了!

当年,哥舒翰还是副军使的时候,他就当着很多人的面,杀了一位跟自己同级,平日里就相当不和的副军使,事后辩解了一番,毛事都没有!

在唐代,边镇将领之间的互相倾轧与厮杀,是非常多见的。

见血乃至死人也不过寻常而已,事后向朝廷告状打小报告,那更是人人都在做的事情。

比如说王忠嗣就给基哥打过不少人的小报告!

很多时候,肇事者也就罚酒三杯。

倒霉蛋死了也就死了,死人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也是没有话语权的!

事实上,跟皇甫惟明相比,毫无根基的安禄山才是弱势群体!这是一件很容易让穿越者们弄混淆的事情!

现在的安禄山,不过是个毫无根基,在政治上备受打压的胡人。

他不仅占着平卢节度使的位置,还谋划着一人身兼两镇,已经触碰到了很多长安权贵的政治红线!

更何况,东北二镇当中,范阳是大镇,平卢是小镇。平卢镇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实力与资源潜力,远不能与范阳镇相比。

兵马也少了一大截。

范阳节度使的含金量与政治影响力,更是远远大于平卢节度使。

安禄山之前想干的事情,有点类似于世家里面的小宗并大宗!

在长安有关系网的皇甫惟明,凭什么听之任之,眼睁睁看着安禄山“上进”,而不会举起屠刀呢?

谁又比谁愚蠢,谁又比谁善良?

事实上,长安某些权贵没有发动关系阻止此事,让基哥轻轻松松的颁布政令重用安禄山,就是因为有人故意偃旗息鼓不发力!

在他们看来,安禄山已经是个死人了。既然是死人,让他生前多风光一下,也不过是笑而不语,在一旁观看其丑态罢了。

这些人心思之深沉,手段之老辣,哪怕方重勇也不由得感觉心寒!

不过还有个问题,方重勇没弄明白。

他急急忙忙从行李箱中找出一张绘制精美,朝廷工部所出的正规地图,铺在桌案上。

“何老虎,从关中到河北的路线少说也有三条。从两京官道走去河北要过黄河,安禄山怕水不肯走,也是情有可原,这个就不说了。

但是从风陵驿过轵关到河内这条线,又快又好走,路线还短,为什么安禄山不走这条路,偏要北上太原走雀鼠谷呢?”

方重勇问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非常有历史深度,如果何昌期不是个领兵将领,他还真不好回答。

从北齐北周争霸,到隋末群雄争霸,雀鼠谷其实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哪怕崎岖狭窄,它也不得不成为交通要道。

因为根据两军对垒的格局,军队补给不走这里,那就没有路可以走了!

这里是临汾盆地与太原盆地的交界处,而当年北周与北齐争夺的关键,就是关于临汾盆地的反复拉锯!

而后面隋末时期,相似的地缘产生了相似的政治军事斗争格局,使得雀鼠谷的战略地位居高不下!

并有唐初太宗在此一战成名!

可是之后,大唐承平百年,早就不以关内关外或者河东河北来分割政治势力,所以地缘格局也跟着一起变了!当年的雀鼠谷,如今已经变得人迹罕至杂草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