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76章 没那么简单(2 / 2)

作品:《盛唐挽歌

方重勇咬着王韫秀的耳边说道,双手不老实的四处乱摸。

“你怎么这么坏啊……”王韫秀的唇被吻住,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任由着对方在自己身上胡作非为。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方大福的声音,两人这才不得不分开,各自整理衣衫。

“阿郎,颖王李璬的岳父独孤礼,乔装成和尚来府上了,说是有要事相见。

阿郎要见一见吗?”

听到这话王韫秀如蒙大赦,一脚将方重勇踢下床,低声呵斥道:“色胚还不快去见客,不要赖在这里了。”

“这就去这就去,你先休息一下,等会我们继续哈。”

方重勇嘿嘿一笑后就恢复了平日里道貌岸然,一本正经的模样,随即径直出了卧房。

一炷香时间之后,在自家书房里,方重勇看着眼前这位白白胖胖的和尚,于是充分理解了“右骁卫郎将”这个官职是用来干啥的。

嗯,独孤礼现在就是担任右骁卫郎将。

方重勇作为曾经的实权州刺史和现在的实权节度使,经常参与指挥军事行动。皮肤风吹日晒之下,都呈现那种健康的小麦色,还因为经常吹大风,脸颊上有些天然而粗糙的殷红。

粗看很有些壮实,甚至是锐气逼人。

但独孤礼慈眉善目不说,皮肤细嫩甚至堪比女眷。用脚趾头想都能猜到,右骁卫郎将如今就是个啥用也没有的虚职。

独孤礼平日里肯定是养尊处优,形同提前退休。

所以别看独孤礼是颖王的岳父,他在方重勇这种实权派面前,还真不敢大声说话!

“某与阁下素不相识,不知道独孤将军有何指教啊?”

方重勇略显轻佻的抱起双臂询问道,双目平视对方不苟言笑。

“方节帅可知,裴宽遇刺,乃是河北安禄山谋划,目的就是为了拿到河北道采访使一职。”

独孤礼开门见山的说道,没有任何客套,颇有些公事公办的意思。

方重勇不置可否的微微点头,看得出来,这位中年人身上还带着唐代贵族身上常见的傲慢,哪怕知道自身权势已经远远不如新贵,却依然不肯太过迁就,沉浸在往日的荣光之中。

“原来如此啊,可是颖王派独孤将军来传话的?”

方重勇好奇问道。

“颖王一直在追查此事,目前已经有了些许眉目。不过传话却是老夫私自行动。

这件事颖王怀疑是永王的长史高尚在策划和指挥,由安禄山提供刺客,二人合谋结为同盟。

现场有些形迹可疑的人,都跟永王府脱不开关系。但高尚做得很巧妙,颖王抓了人,那些人也说不出什么特别的,我们也找不到证据最后也只能将那些跑腿的放了。

而刺客曾经是河东节度使安思顺的亲兵,只不过是很多年前,安思顺还在沙州担任豆卢军军使时的亲兵。此人不在军中已经许久了,后来去了哪里也查不到。

但他还有个身份。

根据兵部的花名册,查到他来自河北城旁聚落,就是跟安禄山同一个部落出身的。后来作为长征健儿去了河西。所以颖王怀疑此人其实是安禄山的亲信,跟安思顺只是旧部的关系。

这一招很歹毒,就算此人被查出来底细,矛头也只会指向安思顺。但也不能因此肯定此人就一定是安禄山的嫡系人马。

现在颖王就知道这么多了,在下已经将其全部和盘托出,并告知方节帅了。”

独孤礼对着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随即也不想让方重勇去送,自顾自的起身离开了。

出生在河北,曾在河西当兵,曾是豆卢军中安思顺的亲兵,却又跟安禄山出自同一个城旁部落,现在还是个无父无母无家的无业游民。

尼玛,这个刺客身上的buff叠得还真是够多的啊!堪比刺杀肯尼迪的那个神经病了!

坐在书房里的方重勇,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真要说的话,刺客跟他,安思顺,安禄山都能扯上关系,方重勇当年还是沙州刺史呢,比安禄山更有机会收买刺客。

这踏马真是一笔烂账!

只不过,独孤礼今日前来的目的是什么呢?他真的是替颖王传话的么?颖王又是什么意思呢?

方重勇暗暗揣度,他开口说要状告安禄山,不过是一两个时辰以前的事情。独孤礼告知自己的这份“大餐”,显然不可能在一两个时辰内就准备好!

也就是说,独孤礼今日前来通风报信,其实跟自己在基哥面前的那一番表演没有任何关系。就算当时什么都不说,独孤礼今夜也极有可能来一趟,告诉幕后主使是安禄山,以及永王李璘。

方重勇总觉得这件事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反倒是可以从侧面反证,安禄山确实跟裴宽之死一点关系也没有。

如果独孤礼所说不差,那么这个案子如今就涉及到了右相李林甫、河西节度使方重勇、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河东节度使安思顺,再把遇刺身亡的倒霉蛋户部尚书裴宽也算上,那就是两个中枢大员和三个边镇节度使。

这绝对是比基哥一日杀三子还严重的大案了吧?

好混的水啊!要摸鱼的人,也得担心会不会被大鱼给咬死吧?

方重勇满怀心事回到卧房,早就忘记了之前要跟王韫秀接着玩下流游戏的事情,躺床上倒头就睡。倒是让满心期待的王韫秀闷闷不乐了一夜。

……

平卢节度使驻地营州柳城。

平卢节度使衙门内某个签押房里,一个身着锦袍,体态健硕到夸张的大胖子,正拿着一份朝廷公文细细查看。

结果他看了半天,发现好多字都不认识,只好讪讪交给身边一个文官打扮的年轻人观摩。

这个胖子,便是被方重勇检举幕后策划杀害户部尚书裴宽的平卢节度使。

安禄山!

这个穿着文官锦袍的年轻人名叫张通儒,看起来名不见经传。但他的祖父却很有名,乃是武周到开元初年的大唐名将张仁愿!

那么张通儒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来跟着一个胡人节度使安禄山呢?

因为这家伙一心想光耀门楣,一直活在祖父张仁愿的阴影之下。

张通儒也不是没考虑过别人。此前他屁颠屁颠的跑到神策军大将军方有德那里求官,结果对方不仅不接受,反而对他一阵数落,还给他穿小鞋,给吏部的官员打招呼不录用他。

这让张通儒在长安都混不下去了!只好在洛阳附近一个小县当县尉!

机缘巧合之下,张通儒听说河北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正在招募幕府随员,求贤若渴!

于是他便辞去县尉的官职,前往河北投靠了安禄山。

张通儒懂文采,脑子灵活,办事又很有手段,他很快就在安禄山身边混得风生水起,成为其核心幕僚。可谓是贴身服侍随叫随到。

“朝廷公文是怎么说的?”

安禄山懒洋洋的问道,抓起好几个蜜饯果子,就往嘴里塞。

这玩意不是普通的果脯。它在制作的过程中加了很多蜂蜜,甜得发腻,一般人都没法入口。

也不知道为什么安禄山就是很喜欢这种东西。

“朝廷让安节帅回京述职,并没有说其他的事情。”

张通儒轻声说道。

“回京?为什么要我回京啊?最近河北无战事,又不是年底考核。

再说了,就算考核,也没理由让节度使亲自前往啊?”

安禄山一脸古怪问道,问题一个接一个。

他在河北这边当土皇帝当得好好的,每天吃香喝辣为什么要回长安呢?

“这个下官也不太清楚。

不过下官留在长安的密探,倒是打听到了一件事,或许可以解释安节帅的疑问。

户部尚书裴宽遇刺,凶手指认幕后主使乃是河西节度使方重勇和右相李林甫。

只不过长安县那边,又向大理寺呈上了新证词,怀疑是刺客是受到安节帅指派的。因为兵部查到刺客与安节帅同出一个部落。”

张通儒沉声说道,面带忧虑。

“啥?我派人去长安行刺裴宽?

这老不死的都快七十了,我杀他作甚?

我们那个部落少说也有数万人,跟我一个部落的,就是本节帅的亲信了?

兵部这帮狗崽子,也不能这样血口喷人吧?”

安禄山一脸惊愕反问道,他是真的被吓到了。

张通儒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也是不得而知。

这一卷快完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