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77章 计策背后的计策(2 / 2)

作品:《盛唐挽歌

“高将军此言差矣。只有死无对证,才是最好挑拨离间。

奴的计策其实比圣人的谋划更好一些。

若是真要按圣人布置的去做,痕迹就太明显了,只会逼得安禄山直接造反。

刀只有未出鞘时最让人忌惮。若是拔出来,也就失去威胁了。

若是等安禄山到了长安再杀裴宽,则显得太过于刻意,傻子也知道圣人是要对付平卢节度使。

那时候真正骑虎难下的反而是圣人,而安禄山回到平卢以后就会开始策划谋反。

回不去则是朝廷失信于边将,后果更恶劣。杀了裴宽逼反安禄山,这才是计划失败了。

如今万事俱备,局面扑朔迷离,让人看不出虚实来。

等安禄山到了长安后,奴再带着永王的信件副本去找安禄山,再将这封信的原稿交给圣人。

这样圣人既可以将安禄山吃得死死的,又可以随时将信件公布于众,让永王万劫不复。

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高尚说完话,感觉肺部像是火烧一般,呼吸异常的困难。

按照原本的计划,高尚应该撺掇永王李璘行刺裴宽,告知对方,这样可以送安禄山一个采访使的官职,以此卖好与结交安禄山。

以永王李璘的智商,必定会出手,写下交好安禄山的信件。

然后高尚再部署,让忠于李璘的刺客故意行刺失败,让李璘患得患失,后怕担忧。

等安禄山来长安,行刺裴宽的行动,由其他人完成。

高尚再按计划将永王的信件第一时间交给安禄山就行了。

那时候裴宽死了,安禄山以为是李璘帮他杀人,基哥留下了李璘杀裴宽的“证据”,而李璘还觉得自己的计划“意外成功”,上天庇佑。

接下来,就是被抓捕的刺客(不是现在自尽的这位),站出来栽赃李林甫和安禄山,并在基哥面前当面指认。

到时候经过大理寺一番折腾后,基哥就会将李璘的书信交给安禄山看。

而安禄山则会吓得痛哭流涕,表忠心说自己对基哥别无二心,跟李璘绝无勾结。

然后基哥“不计前嫌”,表示有错能改善莫大焉,会继续宠信安禄山。

并且他还会站出来平息群臣纷争,金口玉言证明安禄山的清白,让对方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力。

这样一来“零成本”对安禄山恩威并施,二来在李璘头上悬起一柄夺命宝剑,三来则是敲打了李林甫,可谓是一石三鸟的厉害计谋。

这个计划容错率很高,无论裴宽最后有没有被杀死,都不影响基哥敲打李林甫和安禄山。也不会影响基哥用套索套住李璘的脖子。

结果高尚这厮,居然冒险提前发动刺杀,关键是好巧不巧的,刺客居然还刺杀成功了!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基哥的全盘计划!

让后面一系列铺垫都用不上了!甚至让栽赃的模式变得有些幼稚可笑,完全没有一棍子打死的威慑力。

危急时刻,还是方有德急中生智,建议让刺客转而栽赃方重勇,不提安禄山。

并且让刺客提前自杀,此事便到此为止。

最后把消息透露给颖王,让颖王放风出去,只要外人隐约知道是安禄山策划杀人就行,不需要什么实证。

总算是把事情补救回来了。

如此一来,原先栽赃李林甫和安禄山的局灭了,换了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迷局,可以把戏继续演下去。

不得不说,方有德对自己儿子那是真够狠的。

那么基哥为什么要杀裴宽呢?

其实基哥只是认为裴宽已经没有多大利用价值,对于杀他倒是没有太执着的心思,多半还是抱着“乐见其成”的心态。

因为一来裴宽已经是风烛残年,没多少时间好活了,二来则是裴宽确实与李林甫有很深的矛盾。裴宽若死,外人很容易怀疑到李林甫头上。

不杀裴宽,无法震慑李林甫!等将来李林甫对这件事回过味来,自然会小心做事不敢懈怠。

基哥把交子的发行交给李林甫,又怎么可能不玩权术,让李林甫知道自己还没糊涂呢?

“高将军,水浑才好摸鱼。如今这个案子,不仅把方重勇牵扯进来了,还让安思顺也洗不清嫌疑。圣人借此敲打一下边镇节帅,让其互相制衡,不是正当其时么?

若是太看重安禄山,只会将其逼反啊。”

高尚忍住肺部剧痛说道,拼命的自救,求生欲望极为强烈。

他明白自己在弄险,可是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取信于基哥,让基哥觉得他这个宦官有用!

一点点皮肉之苦,代价已经非常低了。

这个局的变化,才可以让他帮助李璘和安禄山搭上线,让安禄山对李隆基恨之入骨!

但是这些事情,就没必要告诉高力士了。

“你先回永王府,就说你扛住了拷打,什么话也没说。

以后你若是再不听号令,本将军便不会再心慈手软了!”

高力士冷哼一声说道。

其实他心中也很愤怒,但此刻杀了高尚,必定让永王李璘警觉,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控。

反倒是留高尚一条狗命,代价最小。杀了他,除了出口气以外,还能怎么样呢?

将来不过是多杀一个宦官,怎么会费事呢?

将来若是想杀,一句话就能把高尚宰了!根本不用着急!

“谢高将军大恩大德。”

高尚一字一句的说道,已经快伤到要说不出话来了。

“哼,你好自为之吧。来人啊,给他松绑,治伤。”

高力士摆了摆手对门外吼了一句,随即慢悠悠走出兴庆宫的监牢。

他要将高尚的话转告给基哥,然后让基哥来定夺。

安禄山这次来长安,虽然不会有皮肉之苦,但心灵上的煎熬,估计难以避免了。

这或许就是当鹰犬的代价吧。

高力士忍不住轻叹了一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