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69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2 / 4)

作品:《盛唐挽歌

然而对某这个州刺史来说,府库里的财帛那都是有数的,亏空了就要拿官帽顶罪。所以某只需要岑判官还钱而已。某家中有不少奴仆,也并不需要岑判官卖儿卖女啊。

所以岑判官最后还是得把儿女卖给本地大户,得来的钱,用来还官府的账。

虽然某知道这些事,但作为州刺史,借贷给你的钱是朝廷的,不是某自己的。某就是想拖延,那也没法拖延,是不是这个道理?”

方重勇微笑问道,喝了一口茶水。

岑参不说话了,因为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常见,自耕农没有任何抵御天灾的风险,就更别提人祸了。

他从方重勇说的问题就知道,这位对于地方政务非常熟悉。对方现在能干到河西节度使的官职,起码一大半都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与见识。

从刚才那番话便可以得知:一个普通的地方官员,哪怕是想帮这些自耕农,也是冒着巨大的风险,最后还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而官府一旦介入民间借贷,万一遇到天灾人祸,出现财政亏空谁来补足?

借出去十贯钱收不回来,那么就要从别处去补回来,甚至要在别处多收十贯的税!

要不然,这钱总不能说让天子出吧?

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哪怕不腐败,哪怕不跟地方大族沆瀣一气,他们能做的事情,也是非常有限的!

价值十贯的绢帛,需要人去织布;而十贯的铜钱,则需要铜去铸造,需要烧掉大量木柴去冶炼。

这些损失,谁能补齐?靠那个破产的农民吗?

“所以转了一圈,官府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对么?”

岑参苦笑道。

方重勇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必插嘴。

“那么某再换个说法。”

方重勇又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

“某这个州刺史,印了十贯交子借给岑判官。还是一样,今年遇到天灾,颗粒无收,这十贯交子等于打水漂了。

一年之期已到,现在官府要去找你收债了,某这个州刺史应该怎么办呢?”

方重勇反问道。

岑参想了想,总感觉好像被一层纱布遮住眼睛了一样。这个问题跟上一个很像,但却又不完全相同。

“朝廷可以再印一张交子,让某以官府的名义,将这张交子再借给岑判官,让伱渡过今年的难关。今后你家要分五年,将欠下的两张十贯交子还清。

虽然这样依旧不能立刻救岑判官一家于水火,起码给了你活下去的希望。这样岑判官就不会在卖儿卖女也无法脱困的情况下,拿起锄头去当盗匪了。

是不是这个道理?”

方重勇从怀里掏出岑参之前递给自己的那张价值十绢的交子,在对方面前晃了晃说道。

“可是之前印的那一张……”

岑参脑子还没转过弯来。这交子虽然可以印,但要印多少,却又不好说。

方重勇刚才说的两种情况,只有一点细微的差别。然而就是这点差别,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

方重勇没有点破,静静等待着岑参慢慢思考。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话用在此处非常合适。

没有交子以前,封建时代的中央政府,是没有铸币权的。

或者说铸币权受到了严格限制。

全国挖出来多少铜,那就有多少发行钱币的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就只好用可以使用的绢帛为流通物,实际上只能算“以物易物”。并且造成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比如说私铸铜钱。

以方重勇所说的第一个例子来说,每一文钱的财政损失,都是由官府本身承担的。农民还不起,那就直接变成了无头账,官府没有任何缓冲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