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40章 河西教父的底蕴(2 / 2)

作品:《盛唐挽歌

拿掉安人军,输入河西过来的新鲜血液,再从陇右边军中招募精锐,便可以掌控这支军队作为底牌,盘活陇右边军这一潭死水。

安人军哗变,已经恶名远扬,自然是不处置不行。于是方节帅解散了安人军,对长安天子那边有交代。

演一出苦肉计,只是为后面“收服”哥舒翰做铺垫,全都是给外人看的。很显然,天威军军使就是哥舒翰,当然了,跪下当狗是必然的,不然在外人看来哥舒翰就是白眼狼,以后他哪里都混不下去。

重建新军,并以充足的军饷为诱饵,可以肢解各军军使对于边军的个人控制,起码是削弱他们的掌控力。又开辟了上升通道,减少了陇右边军当中的不满情绪。

论氏想找吐蕃报仇,又担心家族成员不断进入朔方军引起猜忌,所以对调令欣然接纳,并鼎力相助。这一幕出乎意料,却又是情理之中。

方重勇需要自己的班底镇住陇右边军丘八,而论氏则需要为家族子弟铺路,论诚杰总有告老还乡的一天,他必须要为家族后人打算。双方算是**一拍即合!

论氏的人初来陇右,人生地不熟也无人帮衬。方重勇从前又跟这些河西来的势力有交情,所以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人必定唯他马首是瞻,成为铁杆。

只要方重勇还在当陇右节度使,那他就可以将这些人如臂指使。

权力从哪里来,就是从一群人对一个人的支持而来!

论氏五兄弟和他们的人马,正好跟陇右边军中吸纳进来的精锐,互相平衡互相制约。然后方重勇这个代理节度使,就成了天威军中一言九鼎的存在,没人能反抗他。

手里握着陇右边军的精华,又摆平了临洮军和河源军的军使。陇右边军这里,方重勇可以不依靠朝廷政令,而直接掌控的军队,起码有四万人!

这足够让他在陇右大展拳脚了!

“吐蕃人要来了,天威军的组建,将会以逐级通知的办法,下发到各军。原定编制一万人,现在河西那边已经补充了两千兵员,还需要八千人。

优先从安人军与河源军中招募精锐,考核通过后录用,最后会上报给兵部。

哥舒翰任天威军军使,论惟贞为天威军副军使,河源军原副军使高秀岩,转为天威军副军使(一个军副军使不止一个)。

从天威军中抽调一千人为亲兵,何昌期为亲兵队长,守卫鄯州城的安全。

论怀义,论惟贤,论惟良,论惟清为偏将。

天威军普通士卒军饷,与其他各军一样。不过每年朝廷都会补发一笔秋衣,规模与春衣冬衣类似。至于各级将领,有没有好处,你们自己慢慢去想就行了。”

听到方重勇这么说,哥舒翰与王难得等人这才放下心来。

之前眼瞎了,草率了,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方节帅是个老江湖!还好及时上了车!

“这里是诸位接下来要办的事情,具体如何,明日见分晓吧。”

方重勇站起身,将手中两个信封交给了哥舒翰与王难得。

直到这一刻,王难得才恍然大悟。

原本他以为是“杀父之仇”让方重勇忌惮,所以故意要找一些事情出来,让自己去演苦肉戏。

没想到,方重勇的出发点异常单纯。

既然是安人军哗变,河源军闹饷,那就从这两个军开始动刀。一个直接取消番号,另一个估计也要动大刀!

哥舒翰与王难得二人领命而去,方重勇又屏退何昌期与管崇嗣等人,只留下论氏五兄弟在书房里。

看到没有外人,论惟贞走上前想跟方重勇握手,伸出去一半又缩了回去。结果方重勇双手搭在他肩膀上,哈哈大笑道“见外了不是!当年你们跟着我杀马贼的时候,可一点不含糊!”

“唉,当年的日子真是快活,一听说河西麒麟现在已经是陇右节帅了,我们兄弟几个都盼着早点来陇右跟着方节帅混!

现在河西……唉,一言难尽,西域那边的生意快做不下去了。”

论怀义面色怅然说道。

论氏那么多世兵部曲,要是没有河西的商路,早就被遣散了!他们当年就在方重勇手下充当“干私活”的打手,成年累月的穿着唐军盔甲在西域商路上乱转,很清楚方重勇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当年论氏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在凉州很是发了一笔财。

不过自从方重勇离开河西后,这条商路的收益可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规矩是人定的,也是人破坏的。没了方重勇这样有能力又讲道义,还一呼百应的人居中调节,河西的商路便很快出现破坏规矩的人。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慢慢的,大家都开始不讲规矩了。

毕竟,谁不想多拿一点呢?

当然了,真正坏事还是坏在张守珪儿子张献诚身上。

这家伙到了瓜州以后就扬言自己老爹是左相,他要在商路上雁过拔毛,当时动静闹得很大。不过后来张守珪被罢相,张献诚没过多久就被人举报强抢民女被罢官,现在不知道躲哪里鬼混了。

张献诚并不贪图美色,更不可能强抢民女。但没有担任左相的老爹罩着,谁会有心情听他废话呢?

以权力横行的人,必将死于权力的蛮横,这个道理跟善水者溺于水没什么两样。

张献诚这个破坏规矩的人走了,一切也都回不去了,朝着更大的崩坏而去。

从前,河西走私这条线,哪怕方重勇不在了,想搞事情的人也是偷偷下手,不敢明着破坏规矩。

但自从有了张献诚这个例外后,各路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除了因为各家分赃不均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路“马匪”外,西域粟特人也不甘心定价权被商队垄断,与沙州的豆卢军冲突过几次,大家都是假扮马贼,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粟特胡商当然打不过精锐的豆卢军,于是干脆不往长安这边进出货了!他们开始玩货源垄断这一套!与经济封锁别无二致!谁都不想跟钱过不去,豆卢军手中锋利的刀并不能直接变成粮秣与布匹。

无奈之下,豆卢军的高层乃至河西节度使王倕,又不得不通过沙州本地豪族为中间人担保,把这些粟特人请回来,坐在一张桌子上谈判。

谈得好不好,论氏五兄弟不知道,但河西商路走私利益的缩水,却是肉眼可见的。

论氏这次带来两千人来投陇右,未尝没有减轻自身经济压力的因素在里头,当然,这是方重勇没想到的。

“吐蕃人要来了,诸位随某大干一场吧。”

方重勇对论氏五兄弟说道。

现在每一章都不容易,我尽力了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