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关于野无遗贤闹剧的澄清(2 / 5)

作品:《盛唐挽歌

……………………………………………………………………

事情呢,大概就是这个事情,很符合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新唐书》《资治通鉴》里面都有记载,也把李林甫钉在了耻辱柱上。

但是吧,这个事情,嗯,怎么说呢,虽然不能百分百证伪,但它有极大概率是宋朝人编出来的。

看看资治通鉴怎么说的。

《资治通鉴》: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乃令郡县长官精加试练,灼然超绝者,具名送省委尚书覆试,御史中丞监之……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贤。

这里的说法是“遂无一人及第者”。也就是“野无遗贤”的证据。

《新唐书》的说法类似,不举例了。

那么这个史料的原始出处在哪里呢?其实《资治通鉴》和《新唐书》都是抄的当事人元结(杜甫也在这次考试里面)的一段。

当事人元结的《喻友》中这么说的:天宝丁亥中,诏征天下士人,有一艺者皆得诣京师就选,相国晋公林甫以草野之士猥多,恐泄漏当时之机……于是奏待制者悉令尚书长官考试,御史中丞监之,试如常吏(如吏部试诗、赋、论、策),已而布衣之士无有第者,遂表贺人主以为野无遗贤。

这里的说法是“已而布衣之士无有第者”。去掉那些词序不同,关键字多了两个:布衣!

那么再来解释一下,这个“布衣”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