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盛唐挽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0章 削发以明志(2 / 2)

作品:《盛唐挽歌

上上签没有拿到,拿到一个上签也不错,可惜这个“上签”被方重勇拒绝了。

“之后,吐蕃军主将悉末朗,一直想试探城中存粮有多少,于是他们提出释放俘虏的城外百姓。

如果本官拒绝,那么悉末朗就可以断定,我们存粮不足。

如果本官答应,那么证明小城还可以坚持很久,根本不担心多余的人入主。

估计悉末朗会将一些吐蕃间谍掺入这些人里面,伺机而动。”

“所以,吐蕃人费了这么多花活,到底是想做什么呢?”

王思礼有些疑惑的问道。

在场众人都频频点头,他们其实也有这样的疑问。

“如果我们粮食少,那么他们将会围死城池。如果我们粮食多,他们把俘虏塞给我们,轻装上阵,前往罗城,集中所有兵力攻打罗城。

一旦攻破罗城,得到城内的资源,再到小城外耀武扬威,逼迫我们投降,或者离开沙州!

本官上次派人去见悉末朗,已经表示,沙州上下众志成城,坚守个十年八年没有任何问题。诸位,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吧。”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反问道。

说众志成城要死守城池,其实就是迷惑悉末朗的话术,让其以为沙州本地边军没有冒险反击的打算。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方重勇的猜测。但如果他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就能说明很多之前让人迷惑不解的问题了。

吐蕃人的目的不仅十分明确,而且许多古怪举动,都能有合理的解释。比如让俘虏在田地里浇水,不过是迷惑沙州本地唐军,让他们以为吐蕃人准备完备,打算在这里长期围困。

而实际上,吐蕃人很可能没有多少粮草了。

“方使君是说,在接收城外百姓之后的当天夜里,我们夜袭吐蕃大营?”

王思礼脑子转得很快,一下子就想到了方重勇的打算。

“不是当天夜里,而是在接收村民的时候,出其不意杀出城外!”

方重勇狠狠的捶打了一下桌案,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会不会太冒险了啊!

在场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位方使君,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我们都能想到,在接收完城外百姓后再突袭吐蕃大营,吐蕃人如何想不到呢?

唯有他们送俘虏到城下的时候,大军防备最为松懈,有机可乘。

吐蕃人粮草不多,极有可能在近期狂攻罗城。

罗城虽然大,防御却并不坚固,若是被两支吐蕃军围攻,能不能守得住,或者说还能守多久,实在是让人担忧。

所以战机稍纵即逝,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罗城守军身上。”

方重勇没有继续再说下去,他相信他想表达的意思,在场众人都已经明白了。

上了战场,在开战前,便没有绝对的输赢,也不存在必然的稳赢。只要是参战,便会有未知的风险。

看上去必赢的有可能会输,看上去必输的也有可能翻盘。

有一次吐蕃军势大的时候,曾经被唐军小股部队一次冲击就给冲溃了。

两军之间交手时有这种以少胜多,也有大非川那种唐军全军覆没的情况。

方重勇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但是不是必胜,会不会计谋被吐蕃军主将看透了呢?

不好说,谁也不敢打包票。现在的情况就是在赌命。

赢了,解除沙州之围,战后论功行赏,本地大户自然也少不了分一杯羹。

输了,沙州小城自然也守不住了。

但是不去也不行。

不去的话,有可能变成方重勇所说的那样一步步被吐蕃人蚕食,先丢罗城,后面被死死困住。

另外还有一个朝廷的因素朝廷的援军,什么时候能来?其他地方战况如何?能不能解除沙州之围?或者解围后在场诸位是不是都还好好活着,都是未知之数。

何去何从?要不要赌一把?

这些问题实在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

“方使君觉得如何呢?”

王思礼沉声问道。

他的态度就代表了豆卢军的态度,而豆卢军的态度,直接影响本地大户们的态度。

这个问题很关键。

“出击的时候,我骑着我的小马,跟在队伍后面。”

方重勇一本正经的说道,脸上没有一丝开玩笑的意思。

听到这话,王思礼洒然一笑,回过头环顾众人道“听到没有,诸位的年岁,应该都还没有活到狗身上吧?”

“我等愿听方使君驱使,奋勇杀敌!”

府衙大堂内,顿时跪了一地的人。

要是在宋代,估计这些人里面能有一两个敢战的就不错了。但是现在武人的血还未冷,武人建功立业的时代,还在继续,并未远去。

方重勇从腰间拔出短刀,将自己的发髻解开,切下来一截,拿在手中。

他这样决绝的举动,吓坏了在场众多现在或者曾经刀口舔血的丘八们。这些人想上前劝阻,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此战,不成功,便成仁。我尚且年少,不能提刀披甲。故先削发以明志,跟在队伍后,到时候会与诸位一同勠力杀敌。

干大事,莫惜身,某与诸位共勉。”

方重勇环顾众人,傲然说道。

从前,沙州本地大户与官僚,从方重勇身上看到的东西,用一个字概括,便是“智”!

时至今日,他们才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勇”和“义”。

今天第二更来了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