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魏庄的土特产,港城的礼物来了(1 / 2)

作品:《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阳光透过半掩的窗帘,轻轻地铺洒在屋内。

斑驳的光影在地板上跳跃,仿佛一群欢快的孩子在嬉戏。

喝着暖心的茶水,老魏村长将魏庄的土特产介绍了一遍。

“村子的山上有野山楂,村后有一大片枣林。

每到秋天,公社里就会组织社员们将枣子打下来,晾晒干了来,然后按照人头分下去。”

说着话。

老魏村长叹口气道:“这些玩意填不饱肚子,还不如多产点粮食实在呢!

但是,村子里的水田太少了,大部分都是旱地。

要是风调雨顺还好,遇到旱天,产的粮食交了公粮后,就不够吃了。”

现在开始大锅饭了,作为村长,老魏村长每天一睁眼,就有两千多张嘴巴等着吃粮食。

这才一年多的功夫,本来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李爱国沉思片刻道:“要是能把枣子和山楂换成粮食的话,能解决不少困难。”

“爱国,哪那么容易啊。俺们以前也动过这种念头,一来这些玩意只能卖给食品站,价格不高,大部分时间人家还不收购。要是私自卖的话,说不定会被绳走。”

老魏村长眼神中闪烁出一丝郁闷,“前阵子,俺们公社的二狗家不懂事儿,卖了2斤山楂给城里人,结果被隔壁公社民兵队发现了,当时就被绳子捆上,准备送上去。我还是豁上了这张老脸才把她救出来。”

“要是我们机务段收购呢?”

“你们.”

老魏村长顿时一喜,神情却又黯淡了下来,“你们开大火车的,要这么多山货干什么啊?”

陈雪茹插言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吧,现在火车上能卖货了,还是爱国哥搞的呢。”

老魏村长虽不清楚火车卖货是咋回事儿。

但是也知道,真能把山货卖给机务段的话,肯定是件大好事儿。

“哎呀,爱国,你可算是解决了俺们魏庄的燃眉之急啊,你就是俺们魏庄的大恩人。”老魏村长激动的拉起李爱国的手。

王结巴也说:“恩,恩恩人啊!”

其实这事儿也是凑巧了。

火车卖货效果十分好,乘客们方便购物,机务段拿到了抽成,乘务员们得到了实惠,可以算得上是三赢了。

在这种情况下,卖货事业越来干越大,前门机务段属下的客运列车上全部开始卖货。

仅仅靠总局提供货源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再者说,据说总局领导也在开会讨论火车卖货的事儿。

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在全局,甚至是全国范围内实行。

到时候货源肯定更加紧张。

李爱国便想到了魏庄公社。

机务段完全可以采购公社的山货,当做土特产在火车上销售。

当然了,这事儿还真不违规。

魏庄公社是集体,机务段也是集体,集体之间的交易是允许的。

李爱国也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当天就带着老魏村长还有王结巴来到了王段长办公室。

王段长正为货源发愁,听说魏庄公社能够持续提供土特产,当时请物资科拟定和采购协议。

协议规定购买山货可以用全国粮票。

机务段性质特殊,最不缺的就是全国粮票。

而魏庄公社有了粮票,就算是到了艰难时期,社员们也能填饱肚子。

魏庄公社的社员们听说那把不值钱的山楂、山核桃、甚至是蒲扇换成全国粮票,都高举双手表示欢迎。

第一批山货在第二天的上午由五辆牛车拉着,来到了前门机务段。

由于有李爱国的关系,再加上老魏村长专门挑选了优质山货,所以交接完成得十分顺利。

拿到厚厚一沓粮票,老魏村长悬在半空中的心总算是放下来。

“结巴,咱们以后不会挨饿了。”

“村长,还是您高明啊,跟李司机处好了关系。”王结巴道。

老魏村长看看他:“你啊,就是太聪明了。咱们为人处事儿,首先要实在,要老实!要不怕吃亏。老实人永远不会吃亏。”

李爱国办完事儿,从机务段里面出来,正好听到这话,心中一阵唏嘘。

谁能想到,在后世老实人竟然变成了贬义词呢!

李爱国抬头看看灿烂的日头儿。

时代的发展,也不是全都是进步。

帮助魏庄公社把山货卖到机务段,李爱国也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

还有两年就要自然灾害时期了。

李爱国没有能力,也没想着要阻拦历史的车轮前进。

但是。

他还是要身边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四月份的京城,洒满了春天的气息。

茶馆里,满是卷帘门和雕花窗。门前的大树已经散发出清新的芽叶,被路人轻轻地触碰着。

李爱国行车回来,还没有走到四合院,就被等待已久的王主任拦住了。

“王姨,出啥事儿了?”

“这是你叔托人从南方送回来的,拿回家泡酒吧。”

接过袋子,李爱国打开来,里面赫然是五根虎鞭,还是新鲜的那种,断口处鲜血淋漓。

他不由自主地的夹起双腿。

“王姨,哪里来的?王叔把老虎窝捅了?”

“差不多吧。”王主任压低声音道:“你没看报纸吗?前两天南方发生了百虎围村事件?伱叔正好负责打虎队。”

没有抖阴,没有快兽,这年月信息传播渠道匮乏,现在李爱国已经养成了看报纸的好习惯。

前阵子确实看到了这个新闻。

据说那边老虎成灾,更发生一天之内老虎连吃32人的事情。

所以上级组织打虎队,全面出击,在雪峰山脚下,剿灭了一大批老虎。

虎鞭是个好东西啊,如果煮熟的话,味道远超过用骨泥所做成的淀粉肠。

只是好像有点太奢侈了。

李爱国想了想,还是决定泡酒。

回到家,照例将虎鞭交给陈雪茹料理。

这丫头早已没有了以前看到虎鞭时候的那种羞涩,抱着虎鞭跟抱着好宝贝一样,双眼发光。

“王姨还真不错,咱也得带点好东西去瞧瞧她。”

“我早就准备好了,只是还没送回来罢了。”

李爱国翻开日历。

已经四月五号了,港城的杨继宗还没有把答应他的东西送过来。

难道这小子准备耍赖?

还没有人敢欠俺火车司机的账。

李爱国决定明天到机务段,找专线电话,跟杨继宗好好掰扯掰扯。

就在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道声音。

“爱国,爱国,快,快,给你送了辆大卡车。”

出了门,看到许大茂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李爱国皱起了眉头。

“大茂?你是不是发烧了?”

“不,不是.是有辆大卡车。”许大茂好像受到了极大的震惊,脸色憋得涨红,却解释不清楚。

李爱国只能亲自出了四合院。

只是一眼,就惊呆了。

一辆解放大卡车停在大院门口,卡车上装满了货物,杨继宗正坐在驾驶室里冲他笑呢。

“爱国哥,这些是我答应你的东西。”

杨继宗跳下卡车。

李爱国的目光没有放在杨继宗身上,而是投向了卡车司机,还有几個随车人员。

他们都身穿黄褐色制服,清一色的五六冲锋枪,身份昭然而出。

难怪许大茂那小子会如此震惊。

这些商品实在是太招眼了,由这些大兵来运送,足以震慑宵小。

杨继宗这小子不愧是杨家人,做事情果然周密。

要不然也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能够在敌人的眼皮子下面,源源不断支援国内生产了。

“好兄弟,今儿你来得正好,哥请你吃虎鞭。”李爱国重重拍拍杨继宗的肩膀。

“啊?!”杨继宗倒吸一口凉气。

在杨继宗的指挥下,电饭锅、电饭煲,电熨斗,袖珍型原子粒收音机、洗衣机一个个包装精美的大纸箱子,被大摇大摆的扛到了大院里面。

易中海这阵子生病了,一直躺在床上,贾东旭和秦淮茹买了两个苹果前来探望。

看着那两个小苹果,易中海的嘴角抽抽两下。

他觉得贾东旭有点小气。

但是仔细一想,能够主动让贾家送礼物,他的面子已经够大了,也就释然了。

“东旭啊,你真是个好孩子啊。这苹果是酸口的,还是甜口的啊,师傅牙齿不好,吃不得酸东西。”

“诶,我也不知道,师傅,我替你尝尝。”

话音未落。

贾东旭就拿起一个苹果,咔嚓一声咬了下去。

一口接着一口,易中海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徒弟,酸的还是甜的?”

整个苹果吞进肚子里,贾东旭皱着眉头思索半天:“糟糕,忘记品味了,这样吧,我再尝一个。”

易中海:“.”

看到贾东旭拿起唯一苹果,易中海觉得心很累。

一大妈凑到他耳边说道:“老头子,东旭这孩子是个实心眼啊。”

“应该是吧.”易中海艰难的笑笑,重新躺回床上。

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和脚步声。

没吃到苹果的秦淮茹打开窗户看去,顿时惊讶的说道:“是李爱国,他还带了好几个人,扛着大箱子小盒子,盒子的包装纸上都是外国字儿。”

“好啊,李爱国弄来这么多外国货,肯定有问题!”贾东旭也顾不得吃苹果了。

闻言,易中海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