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突破20万人,南山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1 / 4)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曹阳跟曾婷婷结束了交谈之后,米颖立马又把他带到了另外一个会议室开会。

有的时候,越是身居高位,反而越是忙碌。

像是曹阳现在的日程,基本上每天都排的很满。

各个分公司下面的老总,其实情况也是差不多。

“曹总,今天主要是想跟您汇报一下五大集团的人员情况和下一步的计划。”

刘友梅作为人力资源委员会的实际负责人,可不是单纯的管某个公司,而是需要管理五大集团的人员情况。

虽然五大集团名义上是独立了,但是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通过各种委员会来统一管理。

只有将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让几大集团彻底的去自己独立运作、独立发展。

“人员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吗?”

这个会议,刘友梅还真是没有事前跟曹阳说过什么。

毕竟这只是一個公司内部的会议,有什么东西刘友梅应该都是想要在会议室进行汇报。

“这个月我们集团的员工数量正式的突破20万人了。”

“并且这是基于荣耀手机大量的产品都是委托比亚迪加工的情况下。”

“我们这20万人,大部分人都是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并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伴随着各个集团的下属工厂产能的增加,估计以后南山汽车集团就能突破20万名员工。”

虽然华夏有一些企业有上百万名员工,但是像南山系这样子有着大量高技术人才的企业,还是非常少见的。

所以刘友梅觉得这也算是一个宣传点,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

“已经有20万人了啊?”

曹阳一下就想到了99年的场景,那个时候整个工厂就只有两三百老弱病残,完全没有战斗力。

现在大量的工厂都在使用自动化设备,甚至还有无人工厂了,但是集团的员工数量却是突破20万人了。

可想而知,这个变化有多大。

“是的,虽然南山集团拆分成五个集团了,不过外面还是习惯性的用南山系的叫法来称呼我们。”

“我觉得这么多的员工,也算是一个宣传点。”

“甚至可以考虑公布一下我们去年的薪酬支出,让更多的人才主动的考虑来我们集团工作。”

南山系的各个公司,现在招人基本上是陷入到了两极分化的状态。

一方面,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想要加入,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公司需要的。

另外一方面,南山系的各个公司一直都通过猎头在招募一些特别的人才,可以说对人才的需求是从来都没有停止。

但是这两种需求,不一定能够完全的匹配上。

真正的人才,其实是不愁工作的,大把的公司都想要他们。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吸引一批南山系需要的人才主动的投简历或者是通过同事内推之类的方式加入到公司,也算是为集团的发展做贡献了。

“可以啊,你简单的整理一下,然后发给我。”

“到时候我直接在个人微博上面发一条微博。”

作为有着超过5000万粉丝的大V,曹阳的个人微博上的内容,影响力比绝大部分公司的官微都是要大的。

并且曹阳发布的微博内容,很容易登上热搜。

这个隐形的宣传效果,是难以估量的。

“没问题,我已经安排人准备好了,等会就发您邮箱。”

刘友梅脸上满是笑容,继续说道:“目前南山半导体在不断的扩大产能,荣耀手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的增加,我们跟国内20家高校确定了联合培养人才的计划。”

“人事部这边准备跟这些高校一起搞一个联合的仪式,把计划的影响力给提升上去。”

南山系需要的人才太多了,单纯的社招肯定是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所以招聘应届生,自己去培养人才就是一条一定需要走的路。

为此,南山工业园里头甚至是有一栋专门的培训大楼,每天都有人在里头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

“没问题,到时候你跟米颖对一下时间,我也参加一下。”

对于跟高校的合作,曹阳一直都是比较积极的。

虽然国内的大学教育被人诟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人家对于华夏经济的发展也确实是做了贡献的。

在一些特别的领域,还是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教授。

跟他们多搞一些合作,没有什么坏处。

再说了,反正都是要招募大量应届生的,提前跟高校合作进行培养,还能让这些应届生进入到南山系的公司之后,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呢。

无形之中,这也算是节约了公司的成本。

……

【1999~2012,一路走来,步履蹒跚,如今员工数量突破20万,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简单的一句微博,配合几张图片,一下就吸引了不少的关注。

“南山系才20万名员工吗?我以为早就突破50万了!”

“我听比亚迪那边为荣耀手机代工的工人数量就有超过10万名工人了,曹总公布的20万员工,感觉挤掉了很多水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