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像广告一样的毕业论文(1 / 4)

作品:《重生99做汽车巨头

南山工业园投产了,曹阳却是闲不下来。

这不,项长乐催他交论文了。

好在曹阳倒不是没有做准备。

所以当项长乐催他的时候,一篇名为《热冲压成型技术将成为车身强度提升和轻量化的关键》的论文,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作为汽车行业的研究型人员,项长乐虽然不是主攻车身设计,但是对于整车各个零件的情况都是比较了解的。

“小曹,这个热冲压成型技术,我在期刊上是有看到一些相关的介绍,但是国内现在应该连一条热冲压成型线都没有吧?”

“你在论文中直接说南山技术有限公司已经掌握了全套的热冲压成型技术,并且力推这种新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会不会得罪很多人?”

项长乐看问题跟曹阳有所不同。

国内现在大型的冲压厂家,基本上都是各个汽车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只有一些不是那么重要的支架等零件,才有机会给到民营企业。

像是羊城华强冲压厂,要不是羊城汽车集团的底蕴太过于薄弱,没有拿得出手的零部件子公司,羊城本田的冲压件生意,绝对是轮不到他来做的。

如今曹阳鼓吹一种国内的这些企业都没有掌握的技术来取代传统的冷冲压技术,这可是砸饭碗的行为啊。

到时候春城冲压、四环冲压、魔都托内、西风模冲……

这些厂得多恨南山?

国内企业没有掌握这个技术,要是主机厂要使用,那就只能给到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去做。

不说国产化率会不会降低,相关国内零部件厂家的利益绝对是会受损的。

“老师,这个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先不说不是车身上所有的零部件都适合热冲压成型,各个主机厂的方向就不会完全相同。”

“根据我的调查,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这些欧美系的厂家,普遍倾向于使用热冲压成型技术。”

“但是东瀛的那些企业,他们倾向于使用超高强度的冷冲压技术。”

“像是羊城本田准备采用的羊城艾派克和羊城爱机,他们的母公司就已经具备加工780mpa和980Mpa的冷冲压技术,甚至已经在最新款的车型上大量使用了。”

“虽然跟热冲压成型之后1500Mpa的抗拉强度相比还有差距,但是综合成本和强度考虑,也不是所有车企都会选择热冲压成型。”

“哪怕选择了,也只是在A柱、B柱等少数零件上适用,短时间内对国内那些冲压厂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如果我们不努力的话,到时候这一块的市场就会被本特勒、卡斯马和海斯坦普这几个国际巨头给垄断了。”

曹阳可是知道将来汽车白车身上那么多零件,竞争完全就是白热化。

也就是热冲压成型这一块的利润还比较可观。

至少在未来十几年内,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

虽然南山没有自己进入到热冲压零件的计划,但是华强厂可以做啊。

更加关键的是南山可以通过出售热冲压压机和热冲压模具的方式,从这个产业里头获得一笔可观的利润。

一般的模具,一套一百万都算是很贵了。

到了后世,大部分的汽车零部件的冲压模具,单价都不超过50万。

而热冲压成型零件的模具呢?

在2010年之前,一套一千万左右!

哪怕是到了2020年,也要几百万。

这要是提前把热冲压搞起来,首先掌握了热冲压模具生产技术的南山,可就可以吃到最肥美的一块蛋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