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 林墨,口衔天宪的霸主(2 / 2)

作品:《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请主公放心,末将愿带三百人去追回粮草,若不成,愿与子烈同罪!”

“主公,今年来淮南一带战火不断,山匪都断了粮,如今秋收下山抢粮也实属正常啊,还望主公念在子烈昔日战功,暂免一死吧!”

自始至终陈武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低着头。

毕竟两度在山贼的手头上吃亏,这事多少有些说不过去的呀。

孙策捻着手指,双目中的怒火汹汹,看着厅内一干人等都为陈武求情,这才勉为其难的道:“若非诸将为你求情,定不轻饶,拉下去,军杖四十,贬为马夫。”

又四十.

这上回打的四十还没好啊,去押运粮草的时候,他甚至都是趴在粮车上的。

这个时候再吃四十军棍,很有可能小命都得丢了。

可没人敢再吱声,都清楚孙策的脾性,得寸进尺的话,只会激怒他。

很快,帐外传来军棍拍打的闷响,陈武也算是硬骨头,竟是一声都不吭。

要说造假可不存在的,毕竟一般的行军法都是要在演武场上刻意的让其他将士看在眼里,没多久就看到陈武的后背血肉模糊,整个人都昏死了过去。

被抬走的时候,所有人的眼中都透着一股惊恐。

第二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舒城,都知道陈武因为丢了粮草再吃四十军棍,才十几棍就昏死了过去,如今说是重伤在身也不过分。

至于粮草,韩当亲自出马,领了三百人骑着战马就杀了出去,不过半天时间就把粮草给带了回来,这也算是间接的保下了陈武的小命。

“子烈,感觉怎么样?”看着趴在榻上的陈武,孙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那后背,刚刚愈合的伤口再次被打烂,触目惊心。

“主公,恕末将不能起身行礼了。”

脸色惨白的陈武苦笑,“没事的,末将屁粗肉厚,扛打,也就头几棍是下了真手,后面的行刑军士都留了手,问题不大。”

孙策叹了口气,坐在陈武身旁,苦涩道:“子烈,军中只有你的处境适合行此计,还望你能体谅公瑾的用心,此事不管成否,你的功劳,我都会记在心里的。”

“主公言重了,当初放跑了颜良文丑实实在在是末将的过失,如今还能以此为契机立功相赎,末将求之不得呢。”

这是真话。

陈武的军司马提拔的可不容易,那都是在江东,在交州,在长江之上,冲锋陷阵血水里摔跤赚回来的。

一次致命的过失就贬为了百夫长,再想雪耻本就不容易了。

恰是周瑜借着这个良机,再行苦肉计,一切都能合情合理。

毕竟,任何的计谋说到底不可能一拍脑子就硬来了,需要融合目前状况做出看起来并无明显错漏的行径。

历史上的周瑜打黄盖,建立的前提也是有两个。

第一是前期的战事不利;第二是黄盖身为三朝元老,威望上本就压过了周瑜,他不服周瑜是说得过去的。

眼前,要是随手找个人来行苦肉计,人家会觉得江东脑子抽了,主公还在这呢,一个个就跳起来了。

陈武就不同了,从别部司马贬为百夫长,还吃了四十军棍,现在又丢了粮草,贬为马夫。

正常的人想法都是会逃离。

事情的发展,也大致上跟周瑜猜想的差不多,消息传开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觉得孙策不杀陈武是留下了隐患,也有人觉得陈武这辈子算是废了。

当然,对于陈武的讨论会比较激烈不是他个人勇武有多出色,而是他本身就是庐江人,在庐江这一亩三分地里,他吃了这样的苦头,免不了会引起同乡情怀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尚算平静。

林墨的大军已经过了合肥,开始逼近舒城,预计在三天内就可以兵临城下。

陈武这后背一时半会肯定是好不了的,只为了达到目的,还是强忍着剧痛弓着腰下了床。

在一个夜里,他主动找到了暂居在驿站的乔公。

“乔公,可否念在末将同乡之谊,拉末将一把,未来必定感念此番大恩,终生铭记。”房内,弓着腰的陈武对着乔公行大礼,姿态别扭。

“将军何出此言啊。”

乔公连忙引领他坐下,“可老朽与吴侯交情不深,我如何能为你说的上话呢?”

“这么说乔公是愿意帮末将的?”陈武双眸殷切。

“你我同乡,能帮的上忙,自然会鼎力相助,只恐吴侯听不进我言。”

“非是吴侯,而是兰陵侯。”

闻言,乔公一怔,浑浊的眸子闪过一抹光芒,强忍着内心的激动,不解道:“将军此话何意啊?”

陈武深吸了一口气后长叹道:“乔公乃庐江大贤,在您的面前,末将不敢隐瞒。孙策暴戾成性,罔顾将士死活,我陈武也算是为他们孙家血战几十场了,身上大大小小的伤才换来了别部司马一职。

可孙策又是怎么待我的.”

陈武顿了顿,面露苦涩之笑,“颜良文丑遁逃一事岂能全算在我一人头上,前往怀县运粮的时候我也说过,自己带伤恐防有变多带些人去,他也不同意,最后丢了粮草便要摘我头颅。

他是庸主,不配我效命。

我欲转投兰陵侯麾下,只恐他不信任,末将知道乔公与刘子扬交情不菲,而刘子扬又与兰陵侯颇为投缘,可否为末将引荐。”

这些日子来,陈武的遭遇确实引起了淮南士子的唏嘘,可真真切切的听到陈武这么说,乔公还是有些诧异的。

他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忽的质问道:“吴侯待你不薄,你竟生了反骨,我们淮南人的骨节你都不要了吗!”

陈武对此早有预料,强忍着背后的伤痛站了起来,狰狞道:“孙策本就是嗜杀成性的人,我弃他便是弃暗,兰陵侯心怀天下,我投他便是投明。

我以为乔公是明大势之人,不料想却是这般浅薄的见识,也罢,你去向孙策高密吧,大不了就是一死!”

陈武昂首挺胸,视死如归,丝毫没有惧意。

这番铿锵之词让乔公终于放下了戒心,激动道:“好好好,老朽没看错人,子烈啊,你果真是庐江俊杰!”

陈武一脸狐疑,“乔公此话.莫非与末将想一块去了?”

“哈哈哈”

乔公朗声大笑了起来,“来来来,坐下,老朽与你话说分明。在此之前,老朽想问一问,军中似你之人,还有多少?”

陈武摇头道:“其他将军我也不敢去问,不过我麾下的那几百人都是当初跟着我从庐江过去的,绝对信得过。”

“那便好,相信老朽的话,不必去投兰陵侯,在这舒城便可建功!”

乔公老怀安慰啊。

原本只是为了自家女婿拖住江东兵马的,没想到呢,还能跳出个陈武来。

这可是个关键之人。

毕竟,不管是乔公,还是城里的几个世家,其实都没有能力为林墨打开城门。

但陈武如果愿意加入,那情况就不同了,他是孙策的人,悍然出手的话,江东军根本防不胜防。

这绝对是意外之喜。

幸亏当时跟孙策联姻之事如允文所说一样没有被宣扬开,否则今日怕是陈武也不会来。

乔公觉得,自己不仅要拖住江东孙策,还应该为二乔送上一份像样的嫁妆。

就为林允文打开舒城的城门吧。

前段时间争议很大,被骂的也很惨,实话实说追读也确实掉了一部分,不过整体没有太大影响,我非常感谢到现在也还追着看的弟兄们。

真的,没有你们的话,也就没有这本书。

有人说我喜欢盯着差评,啊,其实不是的,我更多的是盯着那些好评,如果不是他们,我估计我都崩溃了,哈哈。

然后,剧情啊什么的,有什么建议也可以说一下哈,不怕告诉各位,我虽然有大纲有大方向,但也会根据各位合理的意见进行修改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