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 常山赵子龙来也!(2 / 2)

作品:《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或许在他的心里确实拿我当成了伯乐和命中贵人,可是感情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先前那些事,眼前这番话,终归只能是让赵云对我有好感罢了。

林墨心里如是想到。

不过他既然来了彭城,肯定是跑不了了,有的是时间跟他慢慢接触。

“子龙,军中演武昨日才结束,你且先待上一段日子,让允文带你到营中走动走动,熟悉下我军中的一些情况,待下月演武,你再登场,即时任职军衔且看你能耐了。”

吕布意思很明显,咱这可不开后门的啊,有能耐,想当将军,你得在演武场上去,凭自己的本事说话。

军营演武提拔职务这种模式赵云并不陌生,在营中经常能听到有人说起这种制度。

不过在幽州,公孙瓒的麾下,这一套并不管用,早年跟韩馥死磕,后面是跟袁绍,加上经常有鲜卑、乌桓掠夺,赚军功的机会太多了。

现在徐州嘛,战事没这么频繁,要想以新人的身份履职,自然是免不了要展露一番本领的,赵云很干脆的作揖,“温侯放心,末将必不会让兰陵侯.让允文和温侯失望!”

“好,别站着了,坐吧,继续吃酒。”吕布觉得自己做到这个份上,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他知道林墨这么看重赵云,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可要说想看一看他身手的念头,那还真没有。

他招揽部将从来不看对方能不能打,反正都没他能打。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墨带着赵云一个个营的走访,了解军营情况,认识各方部将。

说来算是很清闲了,毕竟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的不行。

比方说高顺和张绣,都在拼了命的练兵。

张多和郑宝带来的山匪,虽然经过了臧霸和孙观的调教,基本去除了身上那股懒散性子,有了几分军士模样,可战力堪称拉垮,不客气的说,用彭城留守的屯田军都能碾压他们。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山匪掠夺一开始是靠着首领的勇猛,到了后期,主打一个人多势众,真正动手的机会太少了,导致这些人毫无实战经验。

曹操在关中采购战马、派出大臣游说世家资助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自然,大家都知道大战在即,练兵便是一日比一日拼。

甚至连张绣从西凉带来的人都亲身参与进来了,人数虽然不多,可在关中来的人,各个身经百战,骁勇无比,练兵嘛,不在话下。

至于效果,只能说一般。

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西凉苦寒之地,尚武成风,基本是从小就弓马娴熟,好像是天生的战士。

这种东西,可没办法教,教了也学不会。

高顺、张绣、臧霸他们忙归忙,到底是充实。

甘宁对他们可是羡慕的打紧,广陵一战被太史慈百骑劫营,八百多老弟兄折损了两百多人,还吃了四十军棍,从那以后好像就投闲置散了。

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有隐秘的任务在身,甘宁觉得现在的冷板凳比杀了他还难受。

不过他也不是完全的闲着,自从那一夜看到了陷阵营杀敌后,好像落了阴影一样,拼了命的操练这群老伙计,搞的下面人怨声载道,表示还不如当水匪痛快呢。

这样的抱怨大多数时候都是换来甘宁的暴揍。

他们不会明白的,亲眼见到手足死在自己的面前那种冲击有多大,甘宁想把他们都练成陷阵营一样的勇士,不是为了自己建功,只是不想再让百骑劫营的惨案再发生了啊。

“温侯部下有三千多骑兵,却没有一支骑射,这倒是有些奇怪。”白马义从是骑射兵,见识过他们的骁勇和破阵速度后,赵云条件反射的就会认为,一支队伍里,还是要有骑射兵好一些。

哪怕,数量不多。

“骑射兵对比长枪铁骑,各有千秋,单论平原地带的冲阵能力,可能还是长枪铁骑更强一些,所以岳丈大人一直没有往骑射兵上去做想法。

当然了,这也与我们战马的数量一直没有冲上去有关,子龙知道,徐、扬二州想买马可不容易。”

赵云点了点头。

是啊,温侯戎马半生,什么地方该用什么兵,他才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这样做自然有他的考量。

“我知道子龙应该惯于骑射兵团的驾驭。”

林墨突然在辕门口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赵云,认真道:“再等等吧,迟些时候,我会让你领一支骑射兵的。”

这不是对于赵云的偏爱,而是林墨也清楚,如果实力允许,一支强劲的队伍,一定是包罗万象、杂糅了不同兵种。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基础兵种必须打造好,因为这是立身之本,而其他只能是锦上添花。

“多谢允文了。”短短几天的接触,赵云跟林墨的关系便亲近了许多。

除了林墨对他确实是推心置腹外,本身就很有亲和力也是一个方面,正如当初那个闷罐子的徐盛,最后也是抵挡不住从护院交心为兄弟。

“允文!”

二人闲谈间,老岳父带着贾诩疾步走了过来。

“岳丈大人、温侯!”

林墨、赵云行礼后,吕布嘴角勾勒一抹得意,扬了扬手中的竹简,“曹操病危了,斥候来报,他在校场之上看完了你的讨贼檄文后,一口气别提上来,昏死了过去,连皇宫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看来啊,我们可以松一口气咯。”

曹操病危了?

林墨有些诧异啊。

我只是写出自己心中的三国,每一个人对三国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也欢迎各位提意见,会尽量做到从善如流的。

不过就算我再努力,也不可能写出让每个读者都满意的,所以,请理性提建议。

恶语伤人六月寒,恶语相加只会让我丧失了码字的信心,总不至于逼着我把前文都给改了吧,那不现实啊。

我只能说,你们提出的意见,我尽量保证后续不发生类似的问题。

说到底啊这是爽文,不是历史,请允许它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拜谢各位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