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代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九八章 秋收大事(1 / 3)

作品:《代晋

八月下旬开始,居巢县百姓最重要的日子即将来临。

居巢县地处江淮之间,长江中下游的位置,在农时气候上其实甚为尴尬。冬天的寒冷他们躲不过去,南方的四季如春他们也没份。北有淮河,南有大江,洪涝不断,灾荒频发,实在不算是什么好地方。

因为气候的缘故,每年只能种两季。一季夏粮,一季秋稻而已。所以,这两季粮食对于居巢县百姓的生计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秋收这一季,对于居巢县百姓而言占比极重。

从稻子抽穗扬花开始,百姓们便不敢掉以轻心,每日想尽办法守护稻田,小心翼翼的进行田间的管理。增肥,增减水位,检查虫害,除去杂草等等。这些事琐碎无比,全部都需要人力为之,辛苦之极。

但这些都算不得什么,只要能获得丰收,那么所有的辛苦便都值得。

在李县令下令进行拉绳充分授粉之后,百姓们便天天关注着这么做到底有没有效果。在进入八月上旬之后,稻子开始灌浆成熟的时候,他们终于发现了差别。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李县令的话,很多人没有按照李县令的话去做。于是乎,差别便往往在仅仅相隔一条沟垄上下的两块稻田里对比的甚为明显。

经过拉绳法充分授粉的稻田里,稻穗饱满,纰粒甚少。而没有这么做的稻田里的稻穗则纰谷甚多,从稻穗的弯曲程度来看也基本可以证明这一点。

李徽亲自带着百姓们做了一次对比,方法很简单,随机取两块田亩中的二十根稻穗进行一粒粒的数稻粒。用了拉绳之法的田亩里的稻穗上的饱满稻粒在八十颗到百颗之间。每根稻穗上的纰稻数量只有三五粒。综合算下来,平均每根稻穗上的饱满稻粒九十三粒。而没有用拉绳授粉的田亩中的稻穗以同样的办法算下来,饱满稻粒勉强达到八十粒。

李徽粗略的算了一下,以这种增产的比例,可达到增产一成半的比例。这是个颇为惊人的比例。一根稻穗多处十几颗稻粒看起来算不得什么,但是整个居巢县的增产便是个巨大的数目了。

居巢县今年大概播种的稻谷田亩总数约莫五万亩。良田和劣田比例大概五五开。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时代正常的产量,好坏均摊下来,以一亩地产粮三石来计算,那便是十五万石稻谷。而增产一成半所带来的收益便是多两万五千石的粮食。

这还了得?这两万五千石稻谷便是一万五千石白米,那将要多养活多少人?在关键时候,这些米可供给全居巢县的数万百姓吃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