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朕的皇长孙回来了!(求保底月(2 / 2)

作品:《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这么多年下来,老秦人几乎人尽皆并,忽然就有几位经验丰富的老者,不顾形象地趴伏在地面上,侧着耳朵,凝神细听。

然后,很快,他们便面色惊骇地从地上爬起来。

“不好,有骑兵,是大队的骑兵!”

“快,快去通报官差……”

几个老者,相互对视一眼,瞬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也就这么一耽误的功夫,脚下就震动的感觉就愈发明显了。

耳边已经开始传来沉闷有力的马蹄声。

所有人,瞬间起身,举目远眺。

此时,站在高处的人,已经看到了一支黑色的洪流,如闪电般疾驰而来。

当先的一人,高擎着一面绣着斗秦字的大旗。

这旗帜在风中疾驰翻转,烈烈生风。

“是我们的人——”

不少人不由偷偷地松了一口气。

其实刚才也只是被这动静所震慑,有些慌乱,现在想一想,如今已经天下一统,什么军队能冲到咸阳城外,自然是自己人无疑了。

不过,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看着这一支疾驰而来的黑色洪流。

“这是我们大秦禁军的装备,是我们大秦真正的精锐之师……”

这些人群中,自然也有朝廷的官员,只是一眼便看出了这支军队的根脚。说这话的人,虽然口中这么说着,但是眼中依然不由闪过一丝惊异之色。禁军他自然是见过,也知道那是真正的精锐之师,但眼前这支禁军……

不知道为什么,跟城中的禁军相比,凭空多出了一丝强悍霸道,莫可匹敌的气势。

“只是禁军怎么会从外面来?”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只是一闪,便犹如一道闪电击中了他的心脏,情不自禁地脱空而出。

“是皇长孙!”

他有些兴奋地看向疾驰而来的大军。

“恐怕是皇长孙殿下回来了!”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纷纷反应过来。

纷纷跑上高处观望。

旗帜招展,长戈如林,这一支军队,竟然全部都是一人三马,但即便如此,偏偏却又跑得整齐划一,虽然在疾驰之中,依然恍若一体。

向世人,展示着他强大的风采。

“是皇长孙回来了!”

“殿下万胜,殿下万胜!”

人群之中,也不知道是谁,开始发出第一声呼喊,这声音就跟能传染一样,瞬间便响起一片,渐渐地整个咸阳城外,漫山遍野,都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赵郢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一幕,不由心中一热,伸手摘下乌云盖雪身上挂着的天龙破城戟,振臂高呼。

“万胜!万胜!大秦万胜!”

紧跟在赵郢身边的锥古,见到这一幕,也不由热血上涌,高举着巨大的旗帜,在赵郢送他的大宛马上大声狂呼。

“万胜,万胜,大秦万胜!”

“哗——”

黑色洪流中,无数长戈,忽然斜指长空,发出响彻云霄的应和声。

此时,已经有人看到了当先那位身材高大,面色俊朗的皇长孙。

“竟然真的是殿下!”

须发花白的老将军蒙武,猛然起身,看向已经打马而过的大军。

“王老匹夫,你说,殿下不是正在会稽郡那边带着人修渠圩田吗?怎么突然回来了……”

老将军王翦眉头微蹙,缓缓摇了摇头。

“殿下向来聪敏稳重,这一次,恐怕是嗅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信息……”

说完,他转身就走。

“与其在这里,猜来猜去,不如回去看看……”

“走,走,走——多日不见了,正好可以与殿下好好的喝上一杯!”

蒙武说完,毫不留恋地拔腿就走。

……

章台宫。

按照以往,上巳节这一天,朝廷休沐,官员放假,就连始皇帝也会放下手中的政务,要去城外与民同乐,感受一下这春天气息的。

但今日,没去。

他的身上,搭着一张轻薄的锦被,正微微眯着眼睛,在章台宫外的高台上晒太阳。身旁不远,黑默然而立,如同始皇帝投在地上的影子。

忽然,始皇帝有些诧异地睁开了眼睛,扭头看向一旁的黑。

“你听,城外是什么声音……”

黑也有些诧异地摇了摇头。

“只能听得出人很多,好像是欢呼的声音……”

说到这里,黑也不由一头雾水。

“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城外欢呼的人群实在太多了,此起彼伏,声入云霄,又连绵不绝,故而,站在章台宫里,反倒听不清,外面喊的什么。

只能听得出气氛很热烈,很热闹,声音也极大,此起彼伏,几乎涵盖了整个咸阳城外的山野。

……

但很快,他就知道了答案。

“报——启禀陛下,皇长孙殿下已经返回咸阳,此时,大军已经抵达咸阳城外,正在等待陛下旨意……”

始皇帝闻言,霍然睁开了眼睛,身子微微前倾。

“你说什么,朕的皇长孙回来了?!”

那校尉不敢抬头看始皇帝一眼,躬着身子,低着头,沉声道。

“不错,殿下已经回咸阳,正在城外等候陛下的旨意!”

始皇帝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传!速速让他到朕这里来——”

那前来通禀的甲士,转身大步而去。那甲士前脚刚一走,始皇帝后脚就一把扯开了搭在身上的锦被。

“这臭小子,怎么说回就回来了!上次来信,还不是说要到三月底才能赶回来嘛,结果朕这里前天刚收到书信,他就给朕搞了一个突袭……”

说着,又喜不自胜地扭头对黑笑道。

“这臭小子,越发的无法无天了,竟然连朕都敢调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