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2 / 3)

作品:《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第一件事,就是先给庐江郡那些没地,以及家中人口多,土地少的百姓分地!

然后,就是把五家作坊的产业,归入慈善堂,作为慈善堂后继收入的保证,以维持慈善堂的正常运转。至于两家大型粮行,则直接捏到了自己手上。

庾家倒下了。

皇长孙吃得满嘴流油,庐江郡的各大豪门,也趁机喝了一碗浓汤,至于那些赤贫的百姓,则得到了赈济,分到了良田,甚至可以凭借户籍,在慈善堂以极低的利息借贷一部分种粮。

但是,他们必须在来春粮收获之后,连本带利地归还粮食。

……

郡守府后宅。

外界纷纷扰扰,但对于跟着皇长孙一路抵达庐江郡的黄石老人来讲,似乎没有丝毫的影响。今日天气晴好,他悠然自得地坐在院子里,与自家小徒弟许负,执棋对弈。

阳光从树梢间洒落下来,在院子撒下斑驳的树影,让这个小院显得格外的清幽静谧。

“你是说,皇长孙还特别要求,所有借贷种粮的百姓,收获之后,必须连本带利的偿还?”

黄石老人捏着棋子的手,不由微微一滞,抬头看了一眼,正专心致志地盯着棋盘的小徒弟许负。许负很是自然地点了点头。

“不错,据说他还专门让官府的胥吏跟这些借贷种粮的百姓签订了契约,说若是夏粮收获之后不能偿还,到秋粮的时候,加收一成……”

听到这里,黄石老人不由深吸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棋子,捋着胡须感叹道。

“这个皇长孙,真的只是一个不到弱冠的少年吗?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政策,为何如此成熟老道……”

许负闻言,有些不解地看着自家师父。

“师父何出此言?我刚刚还听不少人私下里在议论这件事,都在说皇长孙殿下这次是枉做小人,那么多钱都花出去了,却揪着这点蝇头小利不放,想做好人,还没做彻底,平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一次收买人心的机会……”

黄石老人哂然一笑。

“世间愚昧之人,何其多也,他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许负闻言,不由秀眉微挑。

“师父,这里面莫非还有什么我没看明白的地方吗?”

黄石老人点了点头,瞥了自家这位小徒弟一眼,意味深长地道。

“若不是如此,这些百姓不仅不会感激皇长孙的恩德,也不会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种粮,说不准还会以为机会难得,想方设法从皇长孙手中借贷出更多的粮食……”

说到这里,黄石老人有些感叹地道。

“这世道人心,才是最复杂最难把握的东西,皇长孙年不到弱冠,而能举重若轻,知道对待这些百姓不能一味的施舍,莫不是天纵奇才,怪不得我对这大秦的气运越发看不明白了……”

许负笑着捏起一颗棋子,摁到一处空白处。

“师父,您老人家还是快看看您的棋吧,大龙都快没有了……”

黄石老人这才猛地回过神来,赶紧俯下身子去看自己的棋,瞅了半天,忽然伸手,在棋盘上一划拉。

“算了,今日为师心情不错,让你一局,且再算你跟为师平局……”

说完,轻咳一声,站起身来,捋着胡须背着手,优哉游哉地走了,只留下身后许负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棋盘,半晌才有些气恼地一跺脚。

“啊,我早该知道的……”

不过,旋即便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快步追了过去。

“师父,师父,今日要不要出去走走……”

黄石老人头也没回地摆了摆手。

“逛什么逛,快收拾收拾行李吧,估计我们很快就要走了……”

黄石老人预料的一点都没错。

他说这话的当天下午,赵郢就让阿女过来给他们二人传信,明日一早,即将离开庐江,按照之前的计划,前往璋郡!

璋郡原本属于会稽郡,只是后来,随着江南地区开,为了加强治理,朝廷这才把会稽郡西部地区分割出来,设置成鄣郡,治所在鄣县,也就是后世浙江湖州市安吉县西北鄣吴镇。

从庐江郡到璋郡,中间近八百余里。

最关键的是,两地之间并没有可以快速抵达的驰道,几千大军,加上随行的官吏,一路跋山涉水,即便是他急着回咸阳,都不得不暂时放缓了脚步。

不过,璋郡的情况,又与长沙和庐江郡这些地方不同,因为他根本没有具体的东西,有的只是一个流言。

因为王气这个东西,寻常人根本就看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