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始皇帝立后(2 / 2)

作品:《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到朕身边来!”

始皇帝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指了指身边的位置,示意赵郢等车。

“殿下,快清吧,不要让陛下久等……”

就在赵郢脚下踟蹰的时候,一旁的黑已经走了过来,笑着冲他点了点头,赵郢不再犹豫,径直跳上始皇帝的马车。

马车之上,一身冠冕的始皇帝立于左侧,右侧,则是雄姿英发,器宇轩昂的皇长孙。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不由目光微微一凝。

不过,没人敢质疑始皇帝的决定,始皇帝车驾所过之处,如风偃草伏,纷纷拜倒。

马车之上,始皇帝对此,视若不见,他手扶车辕,顾盼左右。

“郢儿,你今日,在朕身边看到了什么?”

赵郢笑道。

“我看到了皇权至上,陛下之威,遍于天下……”

始皇帝扭头,顾视着赵郢的眼睛。

“朕奋六世之余烈,历经十年,囊括六合,一统天下,自此天下为家,自号始皇帝。自朕之后,当有二世三世万世,以至于无穷,汝当免之!”

赵郢意气风发。

“壮哉,大丈夫当如是!”

始皇帝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善!”

当始皇帝的车架,出现在文武百官以及大秦皇室之前的时候,所有人不由目光一凛,但始皇帝和赵郢这对祖孙,都神色如常。

赵郢率先跳下马车,以手搀扶着始皇帝走下马车。

祭祀大典正式开始。

始皇帝拾级而上,侧身回顾。

“郢儿,你且跟上来——”

始皇帝回顾赵郢,目光如常,赵郢也像以往一样,笑着点头。

“诺!”

然后,赵郢上前,搀扶着始皇帝的手臂,祖孙俩就这样,在万众瞩目中并肩而行,差点把礼官都给整不会了。

好在奉常机灵,反应够快,急切间冲着礼官递了个眼神,这才没有出现什么篓子。

“郢儿,伱要记得,朕之所以有今日,非朕一人之功,这是我大秦历代先王,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才有的基业,后世子孙,当珍惜之……”

说完,让出半个身位。

“来,你也为列祖列宗上一炷香吧……”

一旁的礼官瞠目结舌,差点宕机。

好在奉常适时出手,在一旁递过了香烛。

赵郢在始皇帝的带领下,不急不缓地一一祭祀上香,这一幕,让李斯和冯去疾等人,都不由目光复杂起来。

陛下,这是彻底下定了决心?

祭祀的礼节,肃穆繁复,一直折腾到接近中午,才算正式结束,就在始皇帝带着赵郢,在礼官的主持下,走完最后一个环节,所有人都以为今日上午的祭祀终于要宣告结束的时候,却不曾想,始皇帝大手一挥,一旁一名内侍,已经手托着一道诏书快步走了过来。

始皇帝伸手接过,缓缓展开。

“朕立国数十年,未曾立后,立后之规,建国所系,上承宗鹢之重,内凭辅佐之勤。思进贤才,以昭阴教。修纮紞而隆礼,执圭瓒而……今有郑妃,贤良淑德……”

听到开头第一句,所有人就明白了始皇帝想要做什么,不由纷纷瞪大了眼睛。

陛下今日,竟然要在宗庙之前立郑妃娘娘后!

这个消息,简直是石破天惊。

所有人都知道,始皇帝对立后的抵触,没想到,他今日竟然毫无征兆地在这个地方,直接下了立后的诏书!

其实,要说毫无征兆,也不尽然,不少人都知道,最近这几个月,郑妃经常受到始皇帝的召见,郑妃也经常陪侍在始皇帝的身边,颇为受宠。

但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始皇帝竟然直接立后了!

一个个头脑发懵,有些回不过神来。

一直到,大秦宗正嬴係,身穿礼服,大步上前,躬身接过始皇帝手中的诏书,供奉入太庙,向列祖列宗祈福,又亲手把郑妃的姓氏,亲自添加入族谱,大家才恍然回过神来,确信。

大秦,自此有皇后了!

赵郢这才忽然明白,自家大母今天早晨,为何是那番表情,显然是早已经得到了始皇帝即将立她为后的喜讯。

郑妃为后。

这对大秦朝廷来讲,无异于一场地震。

始皇帝如今子嗣众多,儿子闺女加起来,足有三十多人,但并无嫡子,但一旦立后,这些子女,便有了嫡庶之分!

而出自郑妃的子女一共五人。

其中二子三女。

其中长公子扶苏,四公子高,长公主阴嫚,二公主丽曼,以及三公主季曼。抛却公主不谈,嫡子两人,一位扶苏,一位公子高。

原本颇为受宠的,如今已经被禁足府中的胡亥便成了庶子。

而远在上郡的扶苏,摇身一变,便成了大秦名副其实的嫡长公子,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赵郢,也就成了大秦的嫡长孙!

在这个时代,不要忽视这个嫡字的分量。

嫡庶之间的身份,真的有天渊之别。

有这一层身份的加持,如果长公子扶苏,不能重新获得始皇帝的宠爱,那公子高,真的有了继承大宝的可能。

但这仅仅是理论上讲,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始皇帝是在为谁铺路。

只要不是太过迟钝,结合今天始皇帝立后的举动,以及让赵郢和自己一起参加祭祀大典的出格之举,大家就会明白,始皇帝到底是想做什么。

他这是想要越过长公子,直接立皇太孙?

由于这个消息的冲击,导致大秦文武百官,乃至大秦皇室不少人都头脑发懵,中午的宴席都浑浑噩噩,有些食不知味。

至于,下午的傩戏,也没有了多少欣赏的心思。

大秦的新年,就在这样一种有些震撼又有些诡异的氛围中过去了。赵郢除了为自家大母感到高兴之外,也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觉。

因为,他对始皇帝的心思,其实已经隐隐有了几分猜测。

只是,这种事,始皇帝一日不挑明,他便一日只是皇长孙,哪怕今日之后,自己这个皇长孙前面,又加了个嫡字也是一样。

但,这是他,对于郑妃来讲,就真的是意义非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