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叔侄,祖孙与父子(2 / 3)

作品:《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至于更严重的后果,他真的不曾考虑,也真的未曾考虑过要害了赵郢一家,包括自家大哥的性命,但事实上,他也明白,赵郢说的没错,自己真的会害死他,让长公子一脉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事实,解释没有任何的意义。

“既然,你把话说开了,我也不妨直言。我救你,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大父,是为了全大父的父子之情,也是为了全我家阿翁的兄弟之谊——一句话,血浓于水,你胡亥再不是个东西,那也是我赵郢的叔父,你可以不仁,我不可不义,你该死,都不能死于骨肉相残,不能死于同室操戈……”

说到这里,赵郢往往后仰,背靠在椅子背上。

睥睨着脸色有些涨红的胡亥。

“我大秦,无论皇权如何更替,无论将来谁继承大宝,我都不希望出现泯灭人伦,父子兄弟,又或者叔侄之间刀兵相见的悲剧,我和大父不能开这个先河,十八叔,你也不能开这个先河,皇权继承,可以竞争,但不能流血……”

说到这里,赵郢身子微微前倾,一字一顿。

“以后有机会,我会提请大父,让他老人家立下祖训,勒石为记,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枉顾亲情者,不得为王!”

说完,赵郢笑了笑,提起酒壶,在胡亥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中,不急不缓地给胡亥和自己各自满上一杯美酒。

“还是那句话,你纵有千般不对,但你我依然是叔侄,你也依然是大父曾经最为宠爱的公子,有罪当罚,但你之罚,已经当你之罪,你只要不再做糊涂事,就没人敢动你分毫……”

说到这里,赵郢长身而起。

俯视着胡亥。

“你虽然被大父禁足在此,但除了昔日的权柄之外,与你而言,并无多少改变,你的子女,也不会受你牵连,只要你愿意,依然可以把他送到我那边的学堂,依然可以读书识字,以后,只要有能力,依然可以出仕做官,只是没有了王室的身份——十八叔,你不是一个人……”

说完,轻轻拍了拍胡亥的肩膀。

“诸事已矣,安心过日子吧——十八婶娘那边,我就不过去了,两位兄弟那边,我也不去了,免得吓到他们……”

说完,看向兀自杵在门口的锥古。

“我们走吧……”

胡亥眼神复杂地看着赵郢的背影久久不语。

赵郢穿过二堂,即将出门的时候,忽然被人拦住了去路。自己那位十八婶娘,胡亥的结发妻子,正室姬氏领着两个孩子,俏生生地站在了路旁。

“多谢殿下之恩……”

说着盈盈拜倒,见两个孩子,依然在那里懵懵懂懂地站着,还伸手拉了一把,示意孩子跪下。

赵郢:……

快走几步,伸手拽住两位堂兄弟,然后侧身避开姬氏的跪拜,站在一旁伸手虚扶。

“婶娘,且不可如此——”

他看着神色有些慌乱的姬氏,神色认真地道。

“您无须如此。十八叔之过,是十八叔之过,跟您和两位兄弟无干,您不过是一妇道人家,他们两个如今也只不过六七岁的年龄,懵懵懂懂,又能懂得什么?”

说完,轻轻地用手摸了摸胡亥两位孩子的头顶。

“不要多想,以后,安生过自己的日子吧,只要你们自己不犯糊涂,做糊涂事,有我在一日,就没人敢动你们分毫……”

看着大步离去的背影。

姬氏拉着两位孩子的手,跪倒在地,久久不起。

……

胡亥府中发生的这一切,自然不可能瞒住始皇帝的眼睛。

听着黑的转述,始皇帝背负双手,看着外面几乎只零星地挂着几片黄叶的树梢,心情感慨莫名,良久才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真是难为了那孩子……”

黑知道自家陛下的心意,笑道。

“都是殿下宅心仁厚,陛下教导有方……”

始皇帝闻言,忍不住笑道笑骂。

“莫不是跟那臭小子一起待得久了,被那臭小子沾染上了满嘴谄媚的毛病……”

黑笑容满面。

“小人都是肺腑之言……”

始皇帝不由默默点头。

“那孩子确实不错,无论性情还是能力,朕都是放心的——不过,不急,朕还能再扶他一程,等过了新年,朕就再出去巡视一趟,帮他扫平一些顽疾,清理点一些障碍。朕的孙子,应该是一个王霸之君,更应该是一位仁厚之君,有些事,我来做,总归比他来做要好一些……”

黑慨然拜倒。

“陛下为殿下计何其远也……”

当天下午,始皇帝再次厚赏皇长孙,送礼的宫女侍卫,绵延数里。

咸阳上下,无不心中凛然,不少人暗自揣摩这其中的意味。